四川省乡城县沙贡乡属于半农半牧区,生产结构单一,虫草和松茸是该乡群众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为了突破集体经济发展的瓶颈,改变该乡集体经济零收入的现状,破解农牧民经济收入来源单一的问题,寻找一条稳定可靠的致富渠道,沙贡乡党委、乡政府通过前期多次调研和考察,发现藏系绵羊养殖周期短、发展速度快、养殖效益好,市场需求量大,开发利用价值高,对增加农牧民收入,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处于高海拔的沙贡乡适宜养殖藏系绵羊,发展养殖经济。于是,沙贡乡2016年引导群众投工投劳建设羊圈并于同年12月在仲古村成立了养殖专业合作社。今年5月初,乡城县委、县政府投入20余万元从理塘县购买了120多只藏系绵羊,仲古村引进了111只发展养殖业。
仲古村属于高山半农半牧村,全村30户237人,贫困户11户71人。该村从理塘县引进藏系绵羊后,随后逐步发展扩大,目前养殖规模达到200余只。仲古村藏系绵羊养殖合作社成立后,积极引导群众参与养殖,今年建立了50亩的饲草基地,在春、秋、冬三季保证绵羊饲草的用量,提高绵羊出栏率。还借助脱贫攻坚春风,灵活运用产业扶持转金,将藏系绵羊养殖与乡城旅游相结合,力争打造康巴地区“藏王贡品,乡城藏绵羊”,重点解决民俗旅游业“后备箱工程”。
为实现藏系绵羊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沙贡乡积极探索创新生态畜牧业扶贫模式,将合作社发展与产业扶贫相结合,引导农牧民充分利用优势资源,以养殖户+合作社+科技支撑的方式,抱团取暖,发展生产。基地里散养的藏系绵羊分春冬和夏秋时节分别在达雍沟牧场和仲古村基地集中养殖,实行专人集中养殖管理,聘请了2名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养殖指导和绵羊疫病的防疫工作。目前,合作社里养殖的藏系绵羊已初见成效,预计年底出栏50余只绵羊,已在县内预定销售,每只售价可达3000元左右,预计总收入将达十多万元。所得经济收入将以分红的形式按照20%作为集体收益、45%作为贫困户的收益、35%作为一般农户的收益全部分给仲古村群众。
下一步,该乡将准备逐年扩大养殖规模,力争2019年养殖规模达到300只以上,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元以上。同时,积极探索藏系绵羊养殖专业合作社的精细化管理模式,做大做强这项产业,以点带面带动周边的群众,争取打造“一乡一业一品”,让藏系绵羊养殖成为老百姓脱贫致富稳定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