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蚕桑是陕西石泉县的传统产业,也是特色产业。在脱贫攻坚中,该县充分发挥这一传统产业优势,在脱贫增收中再发力。如今,石泉打造出了从育苗植桑、养蚕缫丝、捻丝织绸到各类蚕桑副产品开发的完整产业链。全县现有桑园面积7.3万亩,其中优质密植桑园达5万亩。在农村,5万户家庭中有1万多户养蚕,3万多人从事蚕桑生产。石泉全县养蚕量多年都稳定在7万张以上,去年蚕桑产业总产值达16亿元,其中农民蚕桑产业综合收入4亿元。2014年以来,石泉已经有2118户贫困户通过养蚕顺利实现脱贫致富。
该县积极引导企业与合作社、贫困户签订蚕桑生产订单,实行保护价收购,有效抵御了市场风险。同时,设立流动收购点,减少了蚕茧收购中间环节,降低生产成本,最大限度保障蚕农利益。该县还建立了县、镇、村三级技术服务保障体系,大力推广简易省力的科学养蚕技术。此外,出台了一系列扶持优惠政策,整合各类资金实施产业奖补,有效激发了企业和农户发展蚕桑产业的积极性。
随着桑葚酒、桑叶粉等蚕桑副食产品的开发,贫困户们脱贫致富的路子又多了一条。石泉合欢花富硒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与全县兴桑养蚕的贫困户签订了收购协议,在秋季养蚕后以每斤0.5~1元的价格收购桑叶,同时为贫困户提供临时就业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