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巩义市为“郑州-巩义-洛阳工业走廊”核心城市。1992年以来综合经济实力连续22年位居河南省县域首位,连续13届跻身全国百强县;在2017年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直管县排名中位列全省第二。
近年来,巩义将生态建设、人文情怀融入城市发展,坚持走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同步推进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取得了明显成效。
生态规划显成效
“在城市发展中,巩义保护并依托良好的生态山水环境和历史文化资源,始终坚持把改善生态环境作为推动巩义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工作牢牢抓在手中。”巩义市委书记袁三军说。
巩义高起点规划,彰显“绿色”底色,将生态列入发展的首要位置。按照“一带两轴,三城四点”城镇体系空间,编制完善城乡总体规划和12项专项规划,积极实施生态水系建设项目,把城区及周边的伊洛河、东泗河、西泗河、后寺河和坞罗水库水源地贯通,形成集引、提、蓄、调、用、治于一体的水利工程体系,“四河一库”工程投资53.9亿元,治理河道全长52.8公里,水域面积11平方公里。
依托“四河一库”,做好水文章,巩义将众多历史文化融入水生态工程中,串联起沿河两岸的杜甫故里、康百万庄园、北魏石窟、常香玉故居、巩义窑址等众多名胜古迹,统筹文化旅游、绿化、园林等资源,打造“水城交融、人水和谐”的宜居生态魅力之城。把河洛文化、豫商文化、佛教文化、诗瓷文化和河洛洛汭古镇、康店明清古镇、站街诗瓷小镇等特色小镇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生态水系建设和旅游业的融合,进而带动巩义市现代服务业大发展。
巩义未来三年将投资15亿元,完成新造林20万亩,全力打造国家森林城市。道路修到哪,绿化跟到哪。该市先后高标准完成了G310国道、陇海铁路、高速公路和县级道路出入口通道绿化任务,打造了一批优美优质的廊道绿化工程。
生态文化铸精神
杜甫故里、河洛文化核心区、河图洛书、伏羲八卦……一张张历史文化名片,熠熠生辉。近年来,巩义以文“化”城,以独特历史文化滋养涵育文明,进一步提炼塑造城市精神。
今年5月份举行的杜甫诗歌文化活动提高了巩义这座文化名城的颜值和品位,扩大了名气,引来了人气,增加了发展的底气。在此次杜甫故里诗词大会期间,巩义被授予“中国诗歌之乡”称号。
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线,通过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深入践行以水“润”城、以绿“荫”城、以文“化”城、以业“兴”城的城市发展理念,持续推进人居环境改善,提高市民文明素质。2017年,巩义以中西部第一、全国第九的成绩创成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为全国中西部县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树立了标杆。
近年来,巩义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一个个见义勇为、爱岗敬业、孝老爱亲、乐于助人的“巩义好人”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巩义被评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随着文明城市创建与城乡建设提质的深入推进,老百姓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实惠。
把舞台建在群众的家门口,把文化“种”进百姓心中。夜晚,巩义市民文化广场上,诗乡月明、梨园香韵、舞动巩义、盛世欢歌、河洛书场、喷泉舞会等小广场与河洛大舞台主会场相映生辉,人声鼎沸。广场文化活动成为群众争相点赞的民心工程。
(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