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主要农产品例行监测合格率97.1%

本报讯 7月19日,农业农村部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了质量兴农工作相关情况。全国上半年共监测153个大中城市92个品种近2万个样品,检测指标122项,主要农产品例行监测合格率达97.1%。

为何仍然有2.9%不合格?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局长广德福表示,一方面,今年上半年例行监测的抽检力度加大,监测参数扩大。扩大的参数范围主要是增加农药和兽用抗生素等影响农产品安全水平的监测指标。另一方面,监测指标由过去的94项增加到今年的122项,增加幅度为29.8%。

上半年例行监测发现的主要问题包含个别产区蔬菜中豇豆、韭菜和芹菜农药残留超标,畜禽产品中禽蛋兽用抗菌药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超标和水产品中加州鲈鱼和鳊鱼兽用抗菌药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超标。超标主要分为超范围、超限量使用、违规使用以及没有遵守用药间隔期、休药期等情况。

农业农村部对问题产品采取零容忍态度。一是迅速将监测结果通报各地,对存在问题较多、合格率较低的省份进行重点督促,要求各地农业农村部门严肃进行查处,对监测发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跟进开展监督抽查,依法严查不合规、不守法的生产经营主体。二是坚决杜绝不合格农产品流入市场,主动加强与市场监管部门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的衔接,对不合格产品采取禁止入市销售、监督销毁和无害化处理等措施。三是举一反三,根据监测发现的问题,深入开展农药及农药残留、兽用抗菌药、“瘦肉精”、水产品“三鱼两药”等专项整治行动,加大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力度。

按照中央要求,农业农村部正在抓紧编制《国家质量兴农战略规划(2018-2022)》,谋划质量兴农支持政策,建立一套与实施质量兴农战略相适应的政策、评价、工作和考核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