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熟的可河芒果市场好

当其他地方的芒果都还在果袋里沉睡时,四川省会东县铁柳镇可河村的果园已是另外一番景象了,沉甸甸的芒果挂满枝头,在阳光照射下随风舞动。

地处北纬26度,金沙江干热河谷气候,水源充沛,光照充足,全年无霜,这些天然的气候条件使可河沿线的芒果,色香味美,果肉饱满,而且在攀西地区成熟最早,比大崇、攀枝花等产区提早了一个月上市。

在铁柳镇大坪地村芒果林中,村支书宋应明正在自家的芒果地里采摘芒果。宋应明说:“芒果价格根据市场不同,一般在3元~4元之间,一亩地能产8000~10000斤左右,去年10亩地,收入6万元左右,是以前养蚕的3倍。”

在大坪地村,卖芒果已成了当地人最主要的经济收入。万朝志是村里的种植大户,有着十几年的芒果种植经验,除了自己的几十亩土地外,他还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大力发展芒果,如今他家的芒果种植面积已达到了113亩。万朝志还成立了芒果专业种植合作社,吸纳了100多户农户参与,目前合作社有700亩左右芒果。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销售指导等,实现了抱团发展,销售至沈阳、攀枝花、昆明、成都等地,且都是外面的客商进村收购。

凉山州天生食材有限公司负责人说,可河的芒果优势在成熟早,上市市场好,可河的贵妃芒是芒果中的佼佼者,其核薄肉厚,很受消费者青睐。

现在,芒果已成为铁柳镇带动农民致富的产业主力军。但是曾经的可河芒果在种植技术、管理方式、病虫害防治方面的知识经验都欠缺,以至经济效益不好,再加上交通条件非常困难,销售市场没有完全打开。

铁柳镇党委书记廖宇超说:“可河芒果最开始没有形成品牌,销路并不广,通过不断反思,找到问题根源后,在品牌打造、产品销售、技术支持等方面获得多方支持,同时邀请专家到果园里有针对性的进行现场教学。”

依托气候优势,铁柳镇提出建设万亩芒果基地。目前,可河乡芒果种植已达1万亩。去年,实现销售收入800万。现在铁柳镇的可河村、上进村等4个村都已将芒果作为本村支柱产业发展。各自之间采取资源、信息、技术共享机制,果袋、包装箱带等均采用统一订购的方式,最大程度上减少了销售成本,并不断改良品种,提升品质,努力打造产业品牌,保障“可河芒果”的质量及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