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吉林省蛟河市坚持逐年加大投入,积极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已形成市、乡、村功能完善的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在近日召开的吉林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场会上,“蛟河经验”引发与会人员关注。
该市在城市,抓龙头,不断加强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的“三馆”建设;在农村,抓支撑,加强乡镇街文化站建设;在村屯,抓普及,加强文化中心建设。“三馆一站”全部实现错时开放,统一提供读书阅报、展示体验、非遗传承等功能服务,实现互联互通、区域共享。为公共文化服务单位配备流动服务车,组织开展送演出、送展览、送图书等文化惠民活动,实行“订单式”“点单式”基层文化服务配送制。
在此背景下,涌现出一批公共文化活动品牌。该市春季开展“三节”文化活动,夏季开展广场文化活动,秋季开展“红叶节”群众文化活动,冬季开展“冰雪文化”活动。在这些城乡文化名片的引领下,馆站扶持协会、协会发展会员、会员带动群众,城乡群众文化队伍不断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