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陵水将实施36条新举措优化营商环境

本报讯 7月13日,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委十四届六次全会召开,会议表决通过了《陵水黎族自治县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意见》。今年起,陵水将实施审批服务标准化、最大限度压缩审批服务时限、政务服务集中办理等36条新举措,优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创新便民利企服务方式,让企业和群众现场办事“只进一扇门”,实现政务审批服务像网购一样便利,力争到2025年营商环境达到国内一流水平。

为此,陵水将精心在网上网下做好“加减乘法”,最大限度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便捷、优质的服务。

做好综合管理的“加法”,让服务实现精准化。对企业和群众办理的重点事项,利用“制度+科技”固化审批流程,确保从受理、审核到办结、发证全过程公开透明,实现信息可追溯;推行投资项目审批代办制,组建专门的企业投资项目服务机构,在全县推行企业投资建设项目全程代办制度,公开代办事项目录,组建专业化代办队伍,为企业提供无偿帮办服务;建立健全监管体制机制,厘清审批和监管权责边界,强化落实监管责任,健全工作会商、联合核验、业务协同和信息互通的审管衔接机制。

做好简政放权的“减法”,让服务实现便捷化。全面推行行政审批服务限时办结,除法律法规有特别规定外,行政审批类事项的原则上办理时限不超过3个工作日,备案类事项不超过1个工作日;实行企业投资项目“多评合一”、并联审批,探索“多规合一”下“零审批”,着力解决当前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手续多、办事难、耗时长等问题。

做好优质服务的“乘法”,让服务实现智能化。推广运用人工智能、语音录入、人脸识别等手段,探索对简单、适宜事项开展智能审批,实现即报即批、即批即得;推行互联网、手机移动客户端预约办理,同城通办、异地代办、跨层联办、智能导办、一对一专办等多种服务方式,多渠道多途径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切实解决企业和群众反映突出的排号等号、耗时长、来回跑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