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势能”的平顺切换

四十年前开启的改革开放,使河北乐亭县经济社会得到长足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后,乐亭多项重要经济指标增速更是一直居于唐山市辖内各县市前列。这是因为乐亭县坚持在发展中突出重点,以重点带活全局,促进经济结构不断优化,驱动“势能”平顺切换。在以提高发展质量为目标的创新实践中,乐亭县正悉心探索,稳步前行。

生态前置

“绿色”是发展最美底色

不谈生态,何谈高质?乐亭县委书记张福林说:“生态建设是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要把对生态的考量置于一切工作之前,让绿色成为县域发展的最美底色。”

遵循这样的理念,乐亭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要务,全面开展了环境清理整治、环保隐患排查、生态环境修复等一系列专项行动,并与项目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旅游开发等重点工作紧密结合,努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县城核心区内所有畜禽养殖场户一律关停或搬迁,对县城建成区废品收购站予以取缔,全面清理河道及河岸两侧各类垃圾、废弃物……从今年4月份开始,一场声势浩大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在乐亭打响。这是一场涵盖城区道路及公园绿地、河道、施工工地等10项专项整治,农村生产、生活污水和畜禽养殖污染等6项专项整治及国土绿化行动等内容的城乡环境攻坚,影响城乡生态环境的不良因素得以集中清理。

如今,生态环保已经成为乐亭县项目建设的第一道“门槛。”乐亭县发改局局长吴万颖介绍,除了将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的“三高”企业拉入发展“黑名单”,仅今年已经先后拒绝了17家企业在乐亭落户,其中有15家就是因为不符合乐亭生态建设的总体要求。

高污染企业已经彻底止步于生态“门槛”之外,对于环保、高效、优质项目,乐亭特别乐于引进并给予全力支持。例如北京环卫集团环卫装备乐亭有限公司项目一期工程已经试生产,预计8月底将正式投入生产,建成后可年产环卫专用车1.5万辆,乐亭将拥有国内单体规模最大的新能源环卫车辆及装备制造基地。该项目的负责人王建超道出了企业在乐亭落地生根的缘由,“乐亭为我们提供了一流的服务和建设保障。”这个项目的成功建设,正是因为从项目引进伊始,乐亭为该项目建立了完备的服务计划,提供了完善的基础设施配套,同时为其未来发展预留了空间。

作为唐山市唯一参与全国第二批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的县区,乐亭致力于构建农业标准化生产体系,严格杜绝违规农兽药品使用,提高农产品检测管理水平,确保全县农产品质量稳步提升,带动全县农业产业提档升级。在位于乐亭镇韩坨村的“西甜瓜产业体系”试验点内,乐亭县农牧局果菜站站长苏俊坡会定期前来查看甜瓜新品种的种植情况。“所有新品种均采用绿色种植技术,实施标准化种植流程。”苏俊坡说,试验点主要探索可以广泛应用的绿色安全种植体系,是乐亭创建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的重要环节。

目前,乐亭已制定标准生产操作规程18个,认证绿色产品25个,认证无公害果菜面积22.3万亩。

向海而兴

沿海思维写“蓝色”华章

乐亭是河北省第一沿海大县,有全省四分之一的海岸线,且坐拥2000余平方公里的滩涂资源,环抱京唐港,毗邻曹妃甸港,具备良好的区位、资源禀赋。为此,乐亭确立沿海思维,决定向海洋要效益,让蓝色经济成为新的发展驱动力。

打造海洋牧场,乐亭创新改造了传统的海洋养殖捕捞方式。从乐亭中心渔港乘船约50分钟,就进入兴乐海洋牧场,碧蓝的海面上,3艘小船不停的抛入取样器,从海底取出两个月前撒播的贝类幼苗,查看生长进度。乐亭县水产中心副主任刘卫斌告诉记者,这里采取贝类底播的养殖模式,撒播幼苗后,让其自然生殖。由于海洋牧场中的海产品都是在自然环境中“散养”,市场价格是传统养殖的数倍,产业效益能够大幅增加。同时,他们还向海底投放人工礁体让海洋生物附着生长,此举促进了海洋生态的修复优化。

(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