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岭杨梅果满枝

“五月杨梅已满林,初疑一颗值千金。”在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石笋镇山峰村的山岭沟壑间,生长着一棵棵青翠的杨梅树。微风拂过,杨梅叶轻轻摆动,婆娑作响,似在诉说杨梅与这个偏远小山村的不解之缘。

近年来,中国农业银行四川广安市广安区支行积极创新信贷模式,不断加大特色农业支持力度,助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县域特色产业发展,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截至目前,该行涉农贷款投放量累计达59.83亿元。今年新增投放12.5亿元,其中支持特色农业占总额的50%。

一颗颗红里透紫的果实挂满枝头,一株株郁郁葱葱的杨梅树装点了整片山丘,游人在杨梅园中尽享采摘与品尝的乐趣。看着自家的杨梅园,广安伟峰绿色杨梅开发公司杨正伟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杨正伟是广安区的杨梅种植大户,有着十多年的果园种植经验,是当地远近闻名的“杨梅大王”。“杨梅树苗很贵,一株就要400多元。”杨正伟回忆起创业初期的往事,他说:“那时候区里头刚引进杨梅产业,我当时就看准了这品种,但启动资金把我给急坏了,好在农行广安区支行的30万元贷款帮了大忙。”

农行广安区支行持续推出小额农户贷款、农村生产经营贷款、惠农信用卡、财政惠农信贷通等系列三农信贷品种,满足当地特色农业主不同的资金需求。

杨正伟拿出一张红色的信用卡,一边展示一边说:“这卡非常方便,农行给了我20万元额度,短期资金周转再也不用愁了。”杨正伟手里的卡就是农行的惠农信用卡,最高授信额可达100万元,在三年授信期内随借随还,按日结息,最长还款期可达60天。截至5月末,农行广安区支行发放惠农信用卡1069张,累计用信近1亿元。

为加快办贷审贷流程,农行广安区支行客户部专门成立三农信贷直销团队,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实行“一次调查、一次审查、一次审批”的一站式办贷模式,大大缩短业务办理流程,为特色农业贷款开辟绿色通道。该行还制定了客户经理考核办法,其中将办贷效率作为重要考核项,强化奖罚激励,有效调动三农客户经理积极性。

农行广安区支行不断创新产品,有效运用金农贷、蜜柚贷、茶叶贷等创新产品包,并通过深化与政府联动合作,加快创新产品与财政惠农信贷通贷款联动。该行努力探索政府增信担保机制,以风险保障金的8倍投放贷款,并实行商业贷款8折利率优惠,形成“政府-银行-农户”信贷投放模式,有效破解了农民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截至5月底,农行广安区支行投放财政惠农信贷通贷款2000余万元,仅今年一季度就新增1000余万元,大大超出了区委分配的全年投放额度计划。“农行惠农信贷通贷款新增多少,我们就增配多少额度。”广安区委农工部有关负责人表示。

在优化特色农业结算渠道方面,农行广安区支行深入推进金穗惠农通工程建设,以金穗智付通、移动POS等为突破口,积极布放电子机具。截至5月末,该行惠农通总量达534台,全部开通助农转账取款功能,设立移动POS机200余台,打通惠农服务“最后一公里”。该行对辖内网点均配备惠农通监管客户经理,强化电子机具巡查力度,延伸三农服务半径,为特色农业发展提供支付便利。“杨梅收成高峰期时收款忙不过来,一台小小的刷卡机带来的可是大便利!”杨正伟感慨。

今年,杨正伟在农行广安区支行贷了100万元财政惠农信贷通贷款,扩建了1000亩杨梅林。望着漫山遍野的树苗,杨正伟期待着未来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