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福建华安县西部的高安镇,位置相对偏远。全镇21户贫困户、4个贫困村已于去年底全部脱贫。如何巩固提升脱贫成效?华安县摸索出了发展光伏发电、葡萄种植等产业扶贫新途径,提高脱贫质量,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一块发电板
夏日,阳光正好。半岭村支书邹坪元一如往常,拿出手机,打开软件,浏览村里光伏发电设备运行情况。村里又有了一批光伏发电设备装机发电,他说:“多亏了光伏发展的好政策,光伏发出的每一度电都能得到中央财政及新能源的补贴。目前,村里光伏发电大约有90千瓦,每年可带来10万元的村集体收入。”
而在高安镇通过光伏发电成功“脱壳”的不仅是半岭村,还有三洋、平东等村。光伏发电具有收入稳定、效益好的特点,高安镇因势利导,把这一产业嫁接到扶贫工作当中,作为贫困村的增收项目。目前,高安镇光伏建设总规模达到近500千瓦,其中并网发电约300千瓦。
小小发电板,解决大难题。高安镇党委副书记邹振炜说:“光伏发电已成为我镇村集体增收的一项重要举措,解决困扰多年的村集体零收入的问题。”今年,该镇在村集体增收的基础上,全镇整合上级扶贫资金40万元,建设50千瓦光伏发电项目,其中37.5千瓦作为全镇21个脱贫户的收益,预计每年每户可增加2100元的稳定收入。
一片葡萄园
在高安镇的另一个建制村邦都村葡萄园里,一株株葡萄树上结出一串串葡萄,晶莹剔透,令人垂涎欲滴。
万善葡萄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邹卓泓介绍说,目前合作社种植有优质葡萄50多亩、4000多株,其中有4.2亩专门用来为21户脱贫户增收。
今年,高安镇里以调整农业结构为契机,把上级扶贫专项发展资金14万元作为股金,入股葡萄合作社,通过“合作社+贫困户”和“致富能人+贫困户”等有效发展模式,变“输血”为“造血”,有效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
邹振炜说:“入股合作社,贫困户就再也不是单打独斗。不仅可入股获分红,还可优先到基地务工。若贫困户有意向发展葡萄种植,基地会免费提供种苗与管理技术指导。”
此外,种植葡萄,在当地是个新行当。该镇特地从外地高薪聘请技术人员“保姆式”全程指导。葡萄从去年10月份开始种植,现在整体长势良好,成活率在95%以上。眼下,葡萄树上果实累累,满眼丰收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