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石泉扎实推进教育精准扶贫

本报讯 陕西省石泉县不断整合教育资源,加大教育投入,以实施从学前到高中阶段十五年免费教育为主线,扎实推进办学条件改善、贫困学生资助、职业教育培训等教育惠民工程,走出了一条“教育强民、帮扶暖民、技能富民”的教育精准扶贫之路。

针对前些年饶峰镇中小学办学条件落后的现实,石泉县及时调整教育布局,改造了该镇幼儿园,整合了该镇中小学教育资源,为部分学校新建了教学楼、综合楼,增添了新的教学设备。“十二五”以来,石泉县累计投入3亿多元,实施工程159个,改造义务教育薄弱学校121所,新建、改扩建幼儿园33所。所有教学点实现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中小学全部实现网上办公、异地教研和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创新建立了“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教育人事管理机制,累计培养县级以上名师648名。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稳步推进,实现了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转变。

针对建档立卡贫困学生,石泉县坚持因人施策、精准帮扶的理念,全面落实各项惠民教育政策。自2013年春季起,该县财政每年安排2000万元资金,用于实施十五年免费教育,惠及该县2.4万余名学生。抢抓国家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县契机,坚持学校食堂公益性和零利润原则,让在校贫困生每天都能足额享用到营养膳食补助。全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对6832名在校贫困学生进行了结对帮扶。建立健全了从幼儿园到大学的贫困家庭学生资助体系,绝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困而辍学。近五年来累计为贫困中小学生捐助帮扶资金约400万元,为贫困大学新生发放圆梦助学金近千万元,为贫困大学生办理国家生源地助学贷款4000多万元。

该县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多渠道搭建学生就业平台,拓宽就业创业渠道。今年除升学的学生外,其余从机电、数控、汽修等专业毕业的学生,全部由学校联系解决了就业,人均月收入达4000元。充分发挥各镇成人技校的作用,统筹整合各部门职业培训项目资源,围绕蚕桑、旅游、畜牧业以及劳务输出等优势产业,去年以来累计组织贫困劳动力参加技能培训60期、3140人。坚持定期举办劳务招聘会、大学生就业和残疾人专场招聘会,提供就业岗位2万余个,组织转移就业80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