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放眼陕州大地,处处涌动着脱贫攻坚的热潮。近年来,店子乡中蜂养殖基地、宫前乡肉牛养殖基地、西李村乡雨露香梨种植基地等乘着脱贫攻坚的东风强势崛起,走出了一条成效显著的产业脱贫道路。
陕州区在脱贫攻坚战中积极以产业带动扶贫,在区委、区政府和区脱贫攻坚推进指挥部的领导下,产业扶贫组按照“长短结合抓产业、依托龙头带农户、安置点前建项目、技能培训找出路”的工作思路,认真指导各乡镇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加快了产业发展的步伐,为脱贫攻坚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截至目前,该区已建设完成培训就业基地17个、产业就业基地119个、产业增收大棚1900个。
“我在这里忙了两个月,共拿到6000多元,心里别提多高兴了。咱区的政策真是好,引进许多产业项目,让老百姓有活干、有钱拿。”在宫前乡明山村蓝莓种植基地里,村民王建周如是说。
“我们依托丰富的连翘资源优势,在池芦村成立了宫前乡响坪山连翘专业合作社,采取党支部+基地+农户+公司的新型产业模式,增加村组集体经济收入,还吸纳508户贫困户参与连翘种植。”宫前乡副乡长潘亚珍说。该合作社5万亩原生态连翘年产量800吨左右,收购保护价每公斤10元,年产值800余万元,可带动1615个贫困户每人年增收2000元以上。
在硖石乡王家寨村,在驻村帮扶干部的努力下,当地群众生活有了项目支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该村在水利部门的帮扶下,投资13.28万元,新建100立方米水池1座、铺设管道2000余米,解决了150口人饮水和100余亩农田灌溉问题。
同时,陕州区在继续落实到户增收、科技扶贫、产业化贷款贴息和小额信贷等扶持政策的基础上,积极引导支持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实现脱贫致富。目前,全区已形成了一大批重点项目基地,扶持培育出一批辐射带动脱贫能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
在产业扶贫的道路上,陕州区委、区政府领导带头深入分包乡镇和行政村,查进度、看典型、提要求,对产业扶贫等工作进行全面指导。同时,加强各级各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与联系,及时比对产业发展情况,定期研究工作推进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查找原因,制定解决方案,确保产业发展工作顺利推进,使产业扶贫在陕州大地上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