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甘肃庆城县以“扶勤不扶懒、脱贫当自强”为核心,首先在全县4个深度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探索开展扶勤戒懒积分制管理试点工作,开设“爱心超市”,探索建立了“基础评分+奖励加分+物资奖励”积分制管理模式,以此激发摆脱贫困的内在动力,提高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6月4日,庆城县首家“爱心超市”在玄马镇柏树村正式挂牌营业。日前,桐川镇张旗村扶勤诫懒积分制管理工作正式启动,张旗村扶贫“爱心超市”也正式挂牌营业。
为帮助贫困群众摆脱“等靠要”思想,庆城县“爱心超市”坚持所有物品都要“有偿”领取,一改过去社会捐赠款物直接发放给贫困群众的方式。所谓“有偿”,并不是让贫困群众花钱购买,而是凭“积分”兑换所需物品。贫困群众可参与村级开展的各项评比活动和积分劳务获得积分,按规定到爱心超市选取所需物品。该县通过建立贫困群众积分制管理制度,用诚实劳动兑换爱心积分,凭爱心积分到爱心超市兑换生活用品,引导群众树立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进取意识。
据柏树村驻村工作队队长张宏祥介绍,柏树村“爱心超市”的商品主要通过县妇联动员爱心企业、爱心人士筹集,县财政拨付和帮联单位出资支持。目前,已收到捐款捐物共计8万余元,捐赠的款物全部被“明码标价”放到“爱心超市”的货架。
张旗村扶贫“爱心超市”管理员张连珍介绍道,该村“爱心超市”主要供应日常生产生活物资40余种,按照1分等于1元的标准,每项物品根据价格设定了兑换分值。积分卡设1分、2分、5分、10分四种面值,超市统一使用积分卡,凭卡兑换物品。村里还制定了“扶勤诫懒”积分制管理实施细则、积分管理办法、爱心救助捐赠流程等规章制度,确定了专职管理人员,成立了民主评议小组,严格落实村务公开制度。
庆城县扶贫办主任张君雁告诉记者,通过落实积分制管理,吸引贫困户主动地参与到脱贫攻坚中,从而激发他们脱贫的内生动力,达到扶贫扶志的目的。下一步,庆城县将把“爱心超市”这种社会扶贫新模式,逐步打造成社会爱心的集聚地和社会扶贫新阵地,实现社会捐赠与贫困需求有效对接。
庆城县扶勤诫懒积分制管理试点中主要做到了四个结合:一是与扶勤诫懒相结合。在积分过程中,对一些脱贫愿望强烈、勤奋肯干的贫困户、低保户、残疾户等特殊困难群体优先照顾,可享受比非贫困户高于20%的百分点进行积分;对一些不愿脱贫、思想懒惰、“扶贫老赖”不予积分,以此达到扶勤诫懒的目的。二是与村规民约相结合。张旗村制定出台了《村规民约》,在天价彩礼、红白喜事铺张浪费、环境卫生整治等破除陈规陋习、倡树文明新风方面与村民约法十条,村民可按照遵守情况予以积分。三是与扶贫成效相结合。张旗村积分制管理涉及助推脱贫攻坚、培育主导产业、遵守《村规民约》、带头遵纪守法、创建精神文明等重要事项达七个方面23条,凡是平时工作中表现突出、脱贫成效明显的,就可以积分。四是与社会捐助相结合。“爱心超市”运营资金分为政府投资和社会公益捐助两部分,政府为每个“爱心超市”投资10万元,全部用于“爱心超市”基础设施建设及帮扶贫困户。社会公益捐助以捐助资金为主,物资为辅,通过积极争取社会爱心救助企业单位,定期捐助物资,确保扶贫“爱心超市”正常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