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中央文明办公布了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名单,福建漳州长泰县位列其中,是漳州市唯一的全国县级文明城市提名县,这也成为了长泰县连续三届蝉联全国文明县城后的一个新起点。
以中央文明办提名为契机,长泰县按照“以城带乡、城乡共建、全域文明”的总体要求,以县城的标准建农村,加快公共服务、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促进城乡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流动,有效提高了全县城乡社会文明程度。
长泰县完善城乡一体化规划布局,突出环县城工业经济带、马洋溪生态休闲旅游与文化创意带、岩溪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县城“一江两岸”开发4个重点区域开发,建设文体中心、文庙、一中分校等大型文体设施,加快完善城乡道路、管网建设、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建设。
长泰县还按照打造“900平方公里全域景区”的要求,将全县作为一个大花园、大景区、大生态园、大文化园来整体经营,率先在全省启动国家生态文明试点县建设。城区方面,推广“门前三包”责任管理;农村方面,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抓好10个美丽乡村示范点建设;治污方面,深化清新水域、洁净蓝天、清洁土壤三大工程,推进乡镇污水管网、农村污水治理建设三年攻坚计划。
同时,长泰县把“民生优先、惠民为要”作为创建文明城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每年完成一批为民办实事项目,群众就学、就业、就医、社保、环保、安保等民生问题明显改善,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不断提升。
2018年,长泰县计划投资5亿元以上,实施11个民办实事项目,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公共配套方面,加快联十一线、纵四线等交通大动脉建设,加速城区主次干道“白改黑”及配套设施工程建设,创建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实现城乡路网密集联结、畅通有序;教育方面,建成兴泰小学三期、欧山村幼儿园,县第三实验小学项目获得省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优良项目,县第一实验小学搬迁至原长泰一中旧址,33个班级、1895名学生就学和交通等条件大为改善;医疗方面,林墩卫生院门诊住院综合楼加快施工,全县符合条件的5299户农村计生家庭的家庭成员个人新农合参合金全部由政府买单,总金额328.9万元,惠及群众1.83万人。
此外,长泰县开展“机关党员干部文明走前头”“创城我参与、我共享”、“小手拉大手”志愿服务等活动,充分调动22万本地群众和10万外来人口参与创建的主体意识和积极性、自觉性。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评选表彰活动,开展“百千万”创城志愿服务行动,汇聚创城正能量。截至目前,通过志愿云系统注册的志愿者有6471人、志愿服务团体168个,今年以来,各志愿服务队在志愿云上发布的志愿服务项目有72个,参加志愿服务的人数近万人次。实施“十百千”礼仪知识培训计划,持续“四大乡风文明”行动,广泛开展核心价值观、文化讲堂、乡风评议、美丽乡村、破除陋习、殡葬改革六大行动,开展“诚信示范街、示范店”创建,推广“垃圾不落地”做法,市民文明素质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