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莲河,两万亩水域,是湖北省英山县方家咀乡的生命之源。不让水污染成为发展之患,为守护水乡之脉,方家咀人显示了勇于担当和自我牺牲精神。
自2011年黄冈市委、市政府启动白莲河水库水面综合整治,2016年又启动推进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雷霆行动”,英山县、乡两级党委、政府掀起了一场长达7年的库区整治大会战。
白莲河综合整治第一阶段的三个多月里,从方家咀乡党委班子到普通干部都放弃了双休,奔波在库区边。该乡取缔网箱6045口,网扎212道,上岸哨所95个,上岸渔船576条;签订退出协议土库125座;对库区周边110家整治的养殖场进行再入户,完成集中整治,通过畜牧部门验收。
今年初,该乡畜禽整治专班联合英山县畜牧局和畜禽养殖户签订承诺书85份,下发禁养区停养通知书58份。划定了乡水厂水源地保护区,对大畈河、茶园河流域沿线的养殖场、石材加工企业进行了整治,设置警示标识、界石5处,杜绝排污口污染该乡境内两大重要河流。该乡11家石材加工企业已完成雨污分离、三级沉淀池等整治任务,通过市检查组验收。同时建立农村垃圾治理长效机制,“户收集、村转运、乡处理”联动机制初步建成。
5月17日,该县畜禽养殖污染集中整治动员大会在方家咀乡召开。英山县禁养区内养殖场有106家,方家咀乡占了81家。鸡鸣河村党支部书记段亚军说:“库区整治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要为子孙后代留一片环境优美的家园。”
在畜禽养殖污染集中整治中,方永勇是禁养区里第一个响应拆除号召的养殖户。在村里,很多养殖户都和方永勇一样意识到,这种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养殖既伤害了别人也伤害了自己。退出禁养区,早日转型还库区一片干净的环境,也给自己创造一个好的生活环境。
“如果有更好的选择,谁会愿意把自己生活的环境搞得乱七八糟呢?”向垅塆村养殖户占某在选择拆除养猪场之后对包保的干部郑焱说出了心里话。郑焱回忆说:“当时,这个养殖户被认为是最难做通思想工作的一户。”但经过多次上门,郑焱理清了该养殖户的转型就业、养殖场附属设施拆不拆、猪的销路三个大核心问题。经过仔细询问,了解到其想发展食用菌。
6月24日,郑焱利用周末时间带占某一家人去红山镇黄泥岗村蘑菇种植基地参观学习,充分论证了可行性之后,占某的顾虑打消了。郑焱建议占某养殖场附属的楼房不用拆除,可用来作菌种培育车间。6月25日,郑焱多方联系,为占某的77头猪找到了销路;26日,卖猪;28日,养殖场拆除。占某着手发展食用菌种植。
相比之下,段文福的转型之路走得更快。6年前,鸡鸣河村里的养殖场正兴盛之时,他也在其中。段文福意识到,环保问题将是他们这样的小型养殖场无法绕过的坎。于是他提前谋划了自己的转型之路,在家里开办了农家乐。几年坚守下来,农家乐的生意风生水起。得知禁养区的养殖场要拆除,段文福毫不犹豫地拆掉了400平方米的养鸡场。段文福说,农家乐现在的生意很忙,已经无暇管理养鸡场,正好可以一心做好农家乐。依托白莲河的水,走一条可持续的路。
清退禁养,是为守护水乡气脉。转型发展,是为保水不守穷。心中留有一份对故园的眷恋,让记忆中的那山那水恢复它原来的样子,是留给子孙后代最大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