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融合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2016年8月,国务院印发了《“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提出“促进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完善科技和金融结合机制”,将金融科技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金融科技通过各类科技手段革新传统金融业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提升效率,并有效降低运营成本。与互联网金融相比,金融科技包含的范围更加广阔,其技术应用已经扩展到大数据、智能数据分析、区块链等前沿技术。新兴信息技术与金融的深度融合已呈现不可逆转态势,未来成功的银行将是那些能够将创新融入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产品创新、服务创新等的银行。

金融科技对银行业的影响

提高客户黏性。通过互联网可以把握和激发用户需求,创造服务场景、发现或重塑客户关系,同时提高有效资源的周转效率和服务客户频次,实现客户群、渠道、产品和交互及周转频次等多维度相互叠加的全面的价值发掘和创造。

降低服务成本。一是使用先进的数据挖掘和处理技术,降低客户信息的收集成本。二是信贷产品实现线上化运作,降低了人力成本和运营成本。

提高服务效率。传统银行积极进行渠道整合和优化,扩大银行业务的使用场景。据统计,国有四大商业银行的柜面替代率已超过了70%,中国民生银行、招商银行更是达到了90%以上,业务服务效率大大提升。随着时间的推移,未来每一个人都能享受到与自身的风险偿还能力相匹配的金融服务,普惠金融也将真正实现。

优化风险管控。一是通过挖掘客户信息、产品交易、信贷行为、征信、合作方和第三方平台等多个不同领域的风险数据,形成底层海量数据,可对客户进行综合的评价和推断。二是开发精准的评分模型及策略规则,实时快速分析网络金融渠道客户交易行为细节,建立电子化、流程化、规范化的管理方式,完整地对客户的信用进行分析,优化风险管控模式。三是通过分析客户线上行为的一致性、终端设备、IP、区域等信息,预测客户申请和交易中的欺诈可能性;通过分析客户与客户之间信息所呈现的共性特征,预测群体客户的欺诈可能性。

监管手段升级。新技术的应用丰富了金融监管工具箱。一是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金融监管机构能够实时监控金融市场的变化,预知风险,及时应对。二是在业务链条的关键环节键入监控探针,实施采集风险信息,抓取业务特征数据,对业务流、信息流、资金流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分析。

银行业金融科技实践

业务模式优化。一是营销模式优化。多家银行通过大数据技术获得营销先机。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基于数据仓库实现了几乎实时的商业智能和秒级营销;交通银行构建事件式营销系统,根据客户的属性和行为特征,分析其潜在金融需求,针对性地营销项目。二是信贷业务模式优化。在做深传统信贷业务的同时,深入挖掘各类数据和优质客户供应链价值,创新优化业务模式,并实现线上化高效运营。

产品服务提升。将客户行为转化为信息流,并从中分析客户的个性特征和风险偏好,更深层次地理解客户的习惯,智能化分析和预测客户需求,从而进行产品创新和服务优化。为应对第三方支付和互联网理财挑战,银行业迅速行动,推出相应“互联网+支付”模式,与非银行机构线下支付进行竞争。

风控体系升级。一是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后,风险管理将更加有效和全面。应用社交网络分析技术实现风险预警与管理从“单点”扩展到“网络”,同时引入外部数据与内部数据进行有效整合,可以构建更加全面信用分析数据源和有效监测管理手段。二是借助物联网技术,提升监测管理手段。平安银行最早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到存货动产融资业务中,借助物联网传感设备与技术方案对存货等动产进行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从而赋予动产以不动产的属性。

协同合作加强。一是传统银行业与金融科技公司合作成就新金融格局。“拥抱互联网、新科技”不再是口号,也不再停留在业务层面,而是逐渐成为传统银行业战略重点、转型方向。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与京东、百度、腾讯、阿里巴巴和蚂蚁金服达成战略合作,与金融科技公司强强联合。而股份制商业银行也动作频频,招行要做金融科技银行,平安银行立志成为科技公司,兴业银行成立金融科技公司。二是形成行业合力,共同探索和摸索行业的发展路径。通过浙江银行业协会等组织,建立有效沟通渠道,分享会员行间的信息、产品、资金、风控、创新等领域的先进经验。

发展金融科技的相关建议

加强顶层设计,推进金融科技发展。围绕业务流程线上化、场景化获客、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等新技术新模式,加强相应金融科技的顶层设计,整合当前相关部门各自研发创新金融科技应用的局面,自上而下建立统一的入口和全产品链的系统平台,出台配套的系统性政策或规定。

搭建行内外数据平台,充分挖掘数据价值。用好行内C3、CCRM等系统内的客户信息、资金大额变动等数据,为精准营销提供技术支持。统筹运用工商、税务、水电煤、法院等外部数据,为挖掘目标客户、分析客户经营情况、风险管控提供参考依据。在行内外数据平台上设置不同的权限,推进不同层级的数据应用。

加强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优化升级现有业务系统。推进业务系统间的融合,实现传统业务的线上化操作,改善客户体验。借鉴同业,探索建立票据池、应收账款池等各类资产池,运用互联网技术,设计不同信贷风险等级的线上化的信贷业务。提高创新产品业务相应系统开发的效率,同时搭建产品后评价等相应管理系统,实现创新产品过程管理系统化,统计监测评价智能化。

依托人工智能,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体验。在物理网点领域,投入使用智能硬件,可以减少对人力的依赖,并降低人工操作的失误率,提高客户服务体验。在理财、私人银行等领域,加大人工智能的应用,提高服务效率,提升客户忠诚度和客户黏性。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银行四川广安市广安区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