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围深度贫困

“今年以来,全县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总体平稳,部分指标增速略有波动。初步核算,上半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9.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5.0%。”日前,安徽省六安市政协副主席、霍邱县委书记刘胜介绍。

作为安徽省深度贫困县,霍邱县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统领,以脱贫攻坚为统揽,贯彻落实省五大发展行动计划,县域经济发展稳中向好。1-6月,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6%,规上工业中,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9.0%,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56.7%,增幅分别居全市第4位和第1位。1-6月,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7%,实现财政收入13亿元,同比增长19.9%。

“近年来,我们一直把打造安徽西部重要门户作为我们的发展目标。”刘胜告诉记者。为此,该县克服多种困难和不利因素,走出了一条深度贫困县县域经济发展的突围之路。

提质提效,奏响创新发展主旋律。该县42万劳务大军中有很多成功人士,霍邱县委、县政府紧抓乡情招商、资源招商,引进投资27亿元张庄矿业、投资8亿元大北农等重点项目,2017年境内引资77.5亿元、增长11.8%,落户世界500强企业6家、中国500强企业10家。与此同时,省级霍邱经济开发区着力打造铁基新材料研发生产基地,投资超百亿元300万吨钢厂项目年底前可望投产。去年设立企业奖补资金5000万元,实施技改项目33个,铁矿采选成本降低36.7%。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6家。

聚焦聚力,守好绿色发展生命线。该县着力打造县域中部“一城”、西部和南部“两区”、东部和北部“一带”“121”四大发展平台。以绿色统领规划,打造一座新城,围绕建设“滨水之都·皖西钢城”,去年完成城区投资72亿元,11平方公里沿岗河生态治理已启动,49公里环城林带实施过半,棚户区拆迁120万平方米。以绿色统揽产业,打造两个园区,经济开发区推进铁矿开发废物高效利用,推行智能化采选,投资33.9亿元的循环化改造项目通过国家评估初验,纳税超亿元企业5家,积极争创国家级开发区;省级长集现代农业示范区深化“五园同创”,成功创建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园区。以绿色统筹发展,打造一条生态经济带,贯彻省淮河生态经济带和市“一谷一带”战略部署,去年实施淮淠生态经济带项目92个、完成投资16亿元。

共建共享,举县而为打好脱贫攻坚战。霍邱去年投入财政扶贫资金8.5亿元,将86个重点贫困村全部纳入美丽乡村建设,兑付4.5万户产业补贴资金1.2亿元,新增扶贫小额贷款、新建户用光伏电站、完成危房改造数量均远超省下达任务。同时,建立“四级风险、四色管理”返贫防控体系,较好地完成了年度脱贫任务。

此外,该县以更大的力度惠民生,投入财政资金27.3亿元实施民生工程。推行教育集团化办学,总投资7.5亿元的县一中建成使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高标准通过国家验收。3个医共体涵盖县域所有医疗机构,去年投入870万元改造贫困村卫生室86个,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现贫困人口全覆盖。完成农村道路畅通工程484公里,投资20.7亿元的县城至矿区快速通道建成通车。建设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60个、美丽集镇28个,获评国家美丽乡村试点村12个、全国文明镇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