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安徽铜陵市义安区被国务院列入全国100个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单位,重点围绕义务教育、公共资源交易、农村危房改造、征地补偿、拆迁安置、保障性住房、扶贫救灾、市政服务等8大领域开展试点工作。
一年多来,义安区全面深化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五公开”,探索适应基层特点的公开方式,优化政务服务,提升政府效能,切实推进政务公开再进一程,着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让权力运行更加透明、服务群众更加贴心。
试点工作启动之初,义安区及时制定下发了《关于开展义安区国家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组织召开全区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工作启动大会,明确了试点8个领域牵头单位及相关部门和8个乡镇的工作职责、目标任务、时序进度,并对分管领导和具体工作人员多次实施业务培训。
在建设标准化规范化体系的过程中,义安区按照“应公开、尽公开”的原则,实施动态管理、迭代发展的模式,制定完善公开目录标准体系,推动“全链条、无缝隙”公开。通过引入第三方服务机构,更加公正客观地梳理8个领域公开事项,目前标准体系中共有144个一级目录,332个二级目录,110个三级目录,涉及区级公开事项526项,乡镇级公开事项123项,村务公开事项51项,覆盖县(区)、乡镇、村(社区)三级所有应公开事项,实现了行政行为从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的“闭环”公开。
义安区还充分发挥政府网站政务公开第一平台作用,在政府网站开设试点专栏,对试点工作相关政策、推进情况等进行宣传,并强力推进试点内容的政务公开。在试点特色探索方面,义安区在全省率先以“五公开”+解读+回应的专题展现试点工作,也是第一批将试点工作推进至全区所有乡镇的试点单位。
同时,义安区探索试点专题与其他平台的数据融合,将试点专题与义安区“五务公开”中“村务公开、居务公开、校务公开”监督平台进行链接融合,强化基层“小微权力”公开;将试点专题与“互联网+政务服务”融合,梳理了试点领域共35项“互联网+政务服务”事项,建立试点领域“互联网+政务服务”事项矩阵,将政务公开与政务服务有机融合,努力实现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指南、办理进度和办理结果的同步公开和公开目录对网上政务服务功能的直接调用,最大限度为群众提供便利。
为全力做好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工作,义安区完善修订政府信息主动公开制度、依申请公开制度、政策解读、舆情回应、保密审查、政务公开统计、信息源头管理、信息发布协调制度、试点专题信息上传管理制度等政务公开制度,为试点工作稳步推进提供强有力的制度支撑。该区还建立了监督考核机制,将政务公开工作纳入全区目标绩效考核,对区直单位和乡镇目标绩效考核中,要求政务公开分值不少于4%。同时,义安区积极学习借鉴先行试点地区优秀经验,加强培训工作,提升工作水平,着力提升全区政务公开工作队伍整体工作水平,将政务公开试点工作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