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世界蘑菇天堂”潜在价值逾千亿

在昆明市有个奇特的市场,这个市场热闹半年,然后冷清半年,年年如此;这个市场占地仅32亩,在昆明市各类市场中堪称袖珍,年交易额却达到了70亿元。这便是云南野生菌交易的中枢——云南木水花野生食用菌交易中心。

近年来,国内消费市场剧增,云南野生菌占据全国野生菌市场80%左右,木水花野生交易中心,占据云南省野生菌交易量70%左右。云南,已成为世界野生菌经济、文化中心和国际贸易和交流的重要中心。该交易中心市场负责人成爱丽介绍,中心于2005年建成运营,目前已成为云南、全国乃至世界规模及影响力巨大的野生菌交易中心。野生菌通过这里,销往日本、意大利、德国等40多个国家。

云南省野生菌保护发展协会会长刘培贵介绍,云南蕴藏有大型真菌21科、604属、2729种,约占全国的56.9%,目前,云南市场上出售的野生菌种类达250余种,其中食用菌占到90%。就价值而言,云南省野生菌整体规模估算达千亿元以上。

在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五山乡箐口村,村民黄先生承包管护两个总面积不超千亩的小山头,雨季采集干巴菌收益12万元至15万元,和他一样管护山林的村民,基本都已脱贫致富。据野生菌收购商透露,在楚雄、玉溪、大理等地,承包管护山林而致富的人成千上万。

同样致富的一批野生菌企业及加工销售商,年收益可达数百万、数千万元。该交易中心董事长黄克良说,2005年中心刚建起来的时候,90%的摊贩都是骑着单车出入的,现在他们大都已成为野生菌大户,交通工具也早就换成了小汽车。2017年云南全省食用菌产量为49万吨、产值达136亿元。在该产业链上,共有30万左右的从业人员。2018年云南雨水丰沛,食用菌产量、产值都将超过2017年。

作为世界蘑菇天堂,云南野生菌拥有千亿元以上的潜在价值,而目前仅实现了百亿元产值,山珍卖成了白菜价,问题出在哪里?普遍认可的说法是云南野生菌产业市场认知度、产业化程度偏低,缺乏品牌化、标准化等。但作为大自然的恩赐,若不注重科学合理的经营方式,野生菌资源并非取之不竭。

近年来,对野生菌无序采摘、掠夺性采摘的情况非常普遍,一些地方的野生菌资源持续遭受破坏,越采越少。松露是在欧洲国家与鱼子酱和鹅肝齐名的顶级食材,是云南野生菌出口的拳头产品。然而,在云南一些方,这一物种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以怒江州的贡山县为例,10年前松露的年产量可达12吨~15吨,但去年已经下降到了1吨左右。

因此,在云南省野生菌保护协会倡导下,中国野生菌行业发布了《中国野生菌保护(南华)宣言》《中国块菌(松露)(贡山)宣言》两个推动野生菌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宣言;云南省野生菌保护协会又起草和提交了我国第一部野生菌保护发展地方性法规草案《云南省野生菌保护发展条例》,提出设立“中国块菌(松露)节”的建议。

不仅要让产业生根发芽,更要让产业根深蒂固。专家给云南野生菌产业开出的处方是,从市场的角度推进品牌化、标准化经营;从生产的角度必须加大科普力度,让群众掌握科学采摘技术;通过技术研发创新,采取野生品种驯化等技术增加产量;对自然野生菌则必须采用生态扩繁手段,通过适当的疏林、挖沟、封山育菌等人工管护措干预施,以提升野生菌的产量和品质,真正实现“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只要加大科技创新和生态保护,云南野生菌产业成为西部发展林下生态绿色新经济模式的标杆可望可及,这是业界共识。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