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裤子闯出服饰大市场

专业市场是辽宁省海城市县域经济发展的一张名片,也是辽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一面旗帜。西柳市场集群经过30余年的发展,已形成以专业市场为龙头,以市场配套加工为支撑,以市场配套服务为依托的专业市场集群。

说起西柳,可谓是“一条裤子”开辟出衣饰天下的大市场,也是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在不到40年的时间里,西柳从一个普普通通的小村镇变成了国家级特色小镇和全国文明村镇,西柳的服装市场也从马路市场发展成在国内规模大、影响广的专业批发市场。

在西柳公园有两尊人物雕像,一位是烈士,另一位就是当地农民丁其山的雕像,他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第一条民间商品裤子的制售者。

1978年春,因灾祸走投无路的西柳镇东柳村农民丁其山,意外发现做裤子卖裤子的一线生机。丁其山背着布包走村串户推销裤子的举动引发了连锁效应,西柳乃至周边镇区的村里瞬间出现了一批制售裤子的人。今年68岁的方允亮就在其中,那时,方允亮白天去生产队干活,晚上就回家悄悄组织亲友邻居做裤子,然后趁着天没亮的时候偷偷拿出去交易。

卖裤子的人群自发组建了集市,两块砖头占地,一块包袱皮摊开即卖。赶集卖裤子的人流越来越大,西柳市场的雏形就此形成,成为全国起步最早的一批服装市场。1982年,西柳镇党委、政府加以引导和扶持,开辟了专门的交易地域,成立了市场服务机构。1984年,时任辽宁省委书记李铁映到海城挂职县委书记,海城实行综合体制改革,放权、让利、开发、搞活的方针贯彻实施,“人不分南北、货不分公私”政策深入西柳人心田。

此后,西柳服装市场以井喷式发展。1985年至1993年间,西柳市场经历了3次原地扩建,围绕市场衍生出的客运、饭店、物流等行业也逐渐形成规模。在这个露天市场里,一个又一个万元户诞生了,方允亮是最早成为了万元户的那批人。1994年,西柳镇党委提出坚定不移地把西柳服装市场建成全国一流市场的目标,并付诸实施。自筹资金上亿元,建成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摊位总量7766个的二层棚盖式结构的西柳服装市场。昔日的西柳大集一跃跻身全国三大布衣专业批发市场行列。

方允亮坦言,二代市场建成时,没在第一时间买店铺让自己吃了大亏。好在当时方允亮的儿子方鸿昌主动要到西柳市场里学做生意。一个是经验丰富的老商人,一个是敢想敢干的年轻人,在两代人的思想碰撞与融合间,方家的生意越做越火,销售旺季时,一天能卖1000多条裤子。家里的加工厂供应不上时,还要找工厂代加工。

2009年,面对全球金融危机,海城市委、市政府专门出台1号文件,赋予西柳15项优惠政策。这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1号文件,如一场及时雨,让西柳市场活力迸发,尤其是物流放开、运价下降,市场交易额和货物吞吐量大幅攀升。

同时,西柳镇招商引进占地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总投资12亿元的西柳中国商贸城项目。这座国内单体规模最大、亚洲设施环境一流的第六代高端市场,真正把西柳大市场引向了商品品牌化、营销展贸化、市场商城化、商城集群化的全新发展阶段。这个西柳人口中的第三代市场建起时,方允亮父子第一时间抢选了3间商铺,并将工厂的机器全部升级。方鸿昌进入了“互联网+”的销售时代,他给所有的老客户建了微信群,随时在群中就完成了交易。

改革开放40年,方家父子在传承与发展中见证着市场的不断崛起,在改革开放为市场经济释放红利的过程中成为最大的受益者。如今西柳服装市场的市场集群占地规模2.5平方公里,拥有摊位1.6万个,本镇就业总人口约6.5万人,日均上市客商8万人至10万人。市场周边已经形成了一批电商镇和电商村,电商业户发展到5000余户,市场实体商户纷纷开通网店,采用O2O交易模式占比50%以上。

2017年,市场货运吞吐量突破120万吨,市场交易额实现620亿元。西柳在获得中国裤业名镇、中国棉服名镇的基础上,又先后被确定为全国产业集群“北派服饰”区域品牌建设试点和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等,目前正在推进申报国家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

思路决定出路。如今,海城着力推进专业市场集群向全产业链转型升级发展。做全产业链前端,加速发展市场配套加工产业集群;做强产业链中端,加速本土产品质量提升;做活产业链末端,打通对外开放国际物流大通道。未来海城专业市场销售将实现由内贸为主向内外贸并重发展转变,让海城走向世界,让世界走进海城。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