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新沂建高标准农田推农业发展

本报讯 盛夏时节,在江苏省新沂市窑湾镇农业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光滑的水泥路纵横交错,笔直的防渗渠道布满田间,绿油油的稻苗正在田地里努力地生长,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窑湾镇王沃村村支书邢文建说:“窑湾紧靠骆马湖,水资源丰富,但以前农田水利设施年久失修,沟渠阻塞严重,电灌站设备老化,需要灌水时,根本用不上。现在多亏了农业开发给我们修建了电灌站,新建了防渗渠,铺设了暗管,架设了农电线路,将水及时送到了田间地头,为水稻种植提供了便利的条件,现在群众的种田积极性都提高了。”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一项造福于民的工程。就如何释放项目建设红利,让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换新貌,让老百姓切实享受到真实惠,新沂市经过三年多时间的实践摸索,走出了一条新路子,也收获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新沂市农业资源开发局局长徐敏全介绍,2015年到2017年,借助新沂市获批江苏省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整县推进试点县的机遇,三年共投入财政资金5.54亿元,在该市14个镇(街道)、121个行政村建设高标准农田38万亩。目前,全市高标准农田93万亩,占比77.5%,提前超额完成江苏省“十三五”的任务,有效推动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在实施高标准农田整县推进项目建设过程中,新沂市突出规划引领,将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与农业总体发展规划、特色产业布局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相结合,突出加大对“三河一湖”粮食主产区、高亢丘陵特色农业优势产区的改造提升力度,坚持以镇为建设单元,“三上三下”征求群众意见,保证项目符合群众现实需要,通过对连片区域水网、路网、林网、电网的统筹规划,积极构建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生产格局。先后在新店、窑湾等镇建成10万亩规模连片高标准农田项目区4个,粮食高产创建示范方5个,时集、新店等主产区新增粮食生产能力600多万公斤。

新沂市创新实施镇(街道)承担项目实施主体,充分发挥镇村在宣传发动、清障协调、矛盾调处工作中的优势,大力推广防渗渠机械化施工、全自动渠道现浇等新技术、新工艺,市、镇、村、组及监理方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矩阵管理”体系,积极探索建后管护机制,在新店镇、邵店镇试点“五位一体”工程管护模式,真正让工程建好用好管好、发挥长久效益。

新沂市充分发挥高标准农田建设先导作用,聚力强村富民,让土地潜在的红利得到全面释放。在时集、阿湖、棋盘等高标准农田项目区,大力推进土地规模化流转,因地制宜发展有机稻米、优质粮油、绿色果蔬、花卉苗木、健康养殖五大领域特色农产品,带动了该市高效设施农业以年均2万亩的速度递增,江苏农垦、鲁花、卫岗、中洋、协鑫等一批龙头企业纷纷落户新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