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本报讯 7月30日,贵州省召开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暨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贵州)建设推进会,强调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贯彻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好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推动新时代贵州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贵州省省长谌贻琴说,要采取更加有力的举措,创新体制机制,开展更大规模的国土绿化行动,让贵州所有山头都绿起来,确保到2022年全省森林覆盖率60%以上。2017年,贵州省林业产值达2000亿元;绿色惠民深得人心,通过林业产业扶贫,带动135.9万人就业。

因地制宜发展绿色经济。贵州以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为主攻方向,实施“千企引进”、“千企改造”工程,发展生态利用型、循环高效型、低碳清洁型、节能环保型绿色产业,绿色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40%。

与时俱进深化绿色改革。贵州扎实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建立并严格执行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制度,开展生态补偿机制、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等改革试点,颁布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环境保护立法、司法实践走在全国前列。

以绿色绩效检验绿色发展是贵州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的原则。贵州编制《贵州省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实施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化工污染整治等工作方案,主动与沿江省市对接,协同建设长江经济带。构建五级党政领导主抓、主干、主责的河长体系,实现各类水域河长制全覆盖。

探索大生态与大扶贫相结合,贵州建立了易地扶贫搬迁“贵州模式”,对迁出地进行土地复垦或生态修复;实现大生态与大数据相结合,推动环境大数据监控全覆盖。2016年以来,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国家绿色数据中心等获批建设,苹果中国云服务、华为数据中心、腾讯数据中心等项目落地贵州;探索大生态与大旅游相结合,2017年贵州成为长江上游地区唯一的“国家全域旅游示范省”创建单位,接待游客人次、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40%和40.6%;探索大生态与大健康相结合,2017年大健康医药产业重点工程累计完成投资780亿元,中药材种植总面积达650万亩,产业增加值突破10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