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诏安依托青梅实现产业转型

本报讯 近年来,作为中国青梅之乡,福建省诏安县借“青梅”之名,挺进农业休闲旅游市场,实现产业转型。

2017年,诏安县出台文件,提出了扶持扩大青梅种植面积,实现到2020年全县青梅种植面积达20万亩,总产量达20万吨的目标。在扩大青梅种植面积、引导青梅企业大力发展精深加工之余,诏安县按照“三产联动”理念,分别在红星、太平两个青梅主产区推动打造了一个集观光、旅游、展示于一体的青梅文化示范园。诏安县县长洪泰伟表示,诏安青梅产业从生产到加工再到旅游服务的三产融合试探,是诏安抓住增长新动力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有效作为。

在诏安县红星乡梅园,示范园依村环绕金溪三角洲而建,占地约130亩,总投资3000万元。目前,已建成休闲小木屋、接待会议中心、乌山红色旅游展示厅、200米木栈道等配套设施,并引进乌山周边的白梅和青梅约11万亩与百米赏花长廊。结合当地“书画之乡”的优势,梅园倡导艺术家写生、创作。如今,紫梅梅园已被列为福建省文艺家创作基地和潮汕地区的美术家创作基地。

作为农业休闲游的科普部分,红星乡的富硒青梅博物馆增添了人文旅游的底蕴。红星乡党政办主任吴剑雄介绍,富硒青梅博物馆主要以文图配合吸塑灯箱的方式,阐述了中国青梅历史文化及发展、红星青梅产业发展历程及大事记、青梅成长加工历程及药用价值。

2017年,福建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公示了12家福建省观光工厂名单,诏安梅之韵青梅文化观光工厂榜上有名。其实现了由传统加工企业到服务与加工企业相结合的转变,并且与当地旅游局、旅行社进行合作,形成了新的工业文化旅游线路。梅之韵旅游部经理周丽谊认为,开发旅游是目前产业升级的节点,下一步,将与青梅元素更紧密地结合,营造诏安独特旅游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