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家为了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有关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为了全面客观地掌握当前中小企业税费负担以及国家减税降费政策落实情况,分析政策落实中存在的问题,中国人民银行陕西凤县支行近期组织人员采取抽样调查的方法,抽取采矿业、制造业、农林业、建筑(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业和服务业共15户企业进行了税收优惠专项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减税降费政策能够得到较好地贯彻执行,企业负担明显减轻,对带动县域经济发展作用明显,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优惠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优惠政策红利不能有效释放。首先,中小微企业由于规模小、财务核算不健全,统计分析显现盈利户数占比小,零申报户数、亏损户数占比大,能够享受优惠政策的小微企业占总户数的比重不高,减免的税额少,导致优惠政策的红利没有充分释放。比如:凤县饮食服务公司伟华饭店,2017年营业收入为74218.96元,不含税销售收入为72057.24元,但按照小微企业增值税优惠政策,该企业应交增值税2161.68元,实际缴纳为0元,享受优惠增值税2161.68元。其次,大多数小微企业的发展处于起步阶段,聘用兼职会计较为普遍,财务人员不愿意为了繁杂的备案资料多干工作,对享受减免的政策存在知情不报等现象。还存在兼职多家企业,因业务繁忙而没有时间学习新知识等情况。还有,有些企业对出台的政策关注度不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优惠政策的执行效果。
部分纳税人申报的信息有缺失。目前大部分纳税人都采取网上报税,由于一些小微企业会计人员素质不高,对政策理解不透,在纳税申报时,因信息填写错误而导致未能享受到税收优惠政策。
税收优惠政策对行业发展扶持引导力度不均衡。从凤县的产业结构来看,享受减免税的纳税人基本以生产型企业为主,农林牧渔业享受减免一部分。制造业、批发零售业、农林牧渔业等劳动力密集型行业的减免税额明显偏高,而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等资金、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减免税额偏低。税收优惠政策对技术、资金密集型行业的扶持、引导力度不足。
可持续发展动力不足。地方税源主要由四部分组成:一是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二是由增值税、消费税确定税基的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税。三是相对稳定的财产行为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税等。四是一次性机会税源,耕地占用税、契税、土地增值税等。以上四部分税收占比大致为50%、10%、15%、25%。整体来看,除第一部分税源有发展潜力外,其余三部分税收增长空间有限,部分税种具有不确定性,潜力税源的占比相对较低,税收持续发展后劲不足。
完善税收优惠政策的建议
为了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稳增长的目标,通过调查分析,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加大政策宣传力度。继续深入宣传国家各项减税降费政策,对相关人员进行专门培训,让执行部门和企业准确理解政策,确保政策执行不走样,做到应降尽降,应减尽减。
建立税收优惠政策信息数据库。首先,在新的税收优惠政策出台伊始,金三系统数据维护就应及时跟进更新。纳税人在申报填写信息有误时应给予提示,保证纳税人申报时就能享受到优惠政策,切实提高企业申报准确率,减少差错率。然后,在申报期内,加强后台监控,对发现未享受优惠的纳税人及时通知处理,确保企业优惠政策落实到位。最后,建立减免税企业信息数据库,对减免企业进行系统、详细的信息登记维护,加强前后衔接,从宏观方面进行控管,杜绝漏洞。
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各级政府部门应继续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要全面整合分散在各个部门的相关财政资金,统筹使用、集中投入,扶持一批重点小微企业,形成规模效应。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陕西凤县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