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带来巨变

近日,记者随“改革开放40年振兴东北看龙江”主题采访团一行走进黑龙江大庆肇州县。该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罗晓滨介绍说:“过去的肇州是玉米碴子白菜汤、吃肉靠回供,出行两条腿、泥地直翻滚。”40年来,肇州从昔日的农业小县、工业弱县、财政穷县,迅速成长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县”。

奋进的源头来自改革开放。1978年以来,肇州借助改革春风,凭借农牧业的资源优势,内外并举。对内,不断优化园区发展平台,大力提升环境软实力,使肇州成为聚资纳财的“强磁场”。对外,加强项目谋划生成、以商招商、产业招商,迎来“百凤筑巢”的喜人局面。

肇州工业园区先后被认定为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园区、省级绿色食品重点推进园区,跻身省级经济开发区、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被省商务厅评为“全省十佳经开区”,被授予国家级农畜产品深加工知名品牌示范区,品牌价值评估23亿元,位列全国30强。

如今,园区入驻企业65家,建成投产46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达到33家,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省级龙头企业8家,国家和省级高新技术企业3家。2017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130.55亿元,较1978年的1.052亿元增长124倍。

奋进的力量来自于资源整合。工业是县域经济的脊梁,是肇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力推进器。作为黑龙江省的农牧大县,肇州实现经济腾飞,最大的引擎为什么不是农业,却是工业?答案来自“聚变”。如今肇州县把工业和玉米、汉麻、猪、牛和鸡等农牧业资源紧紧地联系到一起。

肇州立足农牧资源优势,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积极引导企业延长产业链条,着力打造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围绕打造龙头企业原料“第一车间”,帮助企业建立养殖基地,引导组建蛋鸡、生猪、杂粮等产业联盟,构建规模化、标准化、安全化的绿色农产品生产体系,不断完善农户与企业间利益联结机制,助推企业发展壮大、农民致富增收。在“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原料基地+专业农户”的利益共享机制下,具备了粮食100万吨、屠宰生猪100万头、肉牛20万头、肉羊100万只、肉鸡3000万只、商品鹅500万只的年生产加工能力,拉动15个养殖园区、190个养殖场、418个合作社为企业配套,间接带动农民增收5亿元以上。

奋进的成果体现在共建共享,共建美好家园,共享开放成果。改革开放40年来,肇州县围绕人民群众的所需、所急、所盼,增加资金投入,大力实施民生工程,使社会事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如今在肇州县,最漂亮的建筑是学校,最优美的环境是校园。九年制义务教育全面普及,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小学毕业升学率均达到100%,普通高考成绩突出;肇州县的卫生事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现在肇州县的104个村都有卫生室,实现了全覆盖;就业是民生之本,稳则心定家宁,肇州县始终牢牢抓住就业这个最大的民生工程不放松,针对农民富余劳动力的特点和就业需求,肇州县积极开展订单式、定向式培训,许多农民脱胎换骨,走俏劳力市场;肇州县不断加快养老设施建设,构建多元融合的养老服务,满足居民不断增长的养老需求。40年来,肇州县老百姓增收的路子越来越宽,钱袋子越来越鼓,得到的实惠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