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文化古邑树一道生态屏障

在福建东南沿海,有一个从美丽的九鲤传说中走出的县城,一座穿越千年秀美文化的古邑,点缀着人类智慧和大自然风光,这就是仙游县。

近年来,仙游加大城乡绿化投入,成果显著。城区林水相依,一街一景,绿意葱茏;高速路、国省干道基本形成“一路一貌”的绿色通道网络;工业园区、景区、乡镇绿色环绕,树木成荫。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0.72%,拥有生态林56万亩,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1.0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63平方米,先后被评为“省级园林县城”“省级生态县”和全省造林绿化先进集体。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实施方案》,深入落实《建设美丽莆田行动纲领》和莆田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要求,进一步提升城乡绿化水平,仙游县委、县政府制定了城乡绿化提升五年行动计划。

仙游县规划以蜚山为屏、兰水为脉、绿地为魂、人文为韵,通过城区、道路、水系、园区、景区、校园、乡村、庭院和屏障等“九大”绿化建设,计划实施绿化项目171个,绿化面积69897亩,其中屏障绿化60424亩,总投资84926万元,浓墨重彩地谱写创建国家级园林县城、省级森林县城、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省级文明县城的新篇章。

仙游县委书记郑亚木表示,美丽仙游,需要生态屏障。未来五年将突出加强沿海防护林、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和特色经济林等建设,补种枫香、乌桕等阔叶、乡土、有色树种,重点抓好“三带一区”建设,构建树种结构合理、季相变化丰富、生态结构稳定的森林综合防御体系,打造绿色屏障环抱、林带林网纵横交错、块林片林星罗棋布的生态绿色秀美新仙游。

绿化提升要科学规划,更要重在行动。按照“做大城区、做强集镇、做美乡村”的绿化思路,仙游县突出组织领导,高位推动,既积极增加财政投入,又出台扶持政策,以多元化投资,持续打好绿色牌,重点打造“三条示范带”。

以联二线为主轴,选择耐霜冻树种,打造乌桕、银杏、马褂木、枫香、山樱花和千年桐六大色叶主题,恢复植被,建设森林生态景观;九鲤湖、菜溪岩、仙水洋等生态景区周边选点打造油菜花、荷花、紫云英等花海景观,串联沿线的景区、乡村、水系等,推动生态乡村旅游蓬勃发展。

以产城融合的主战场枫亭滨海新城为中心,以枫秀西路和枫慈溪“一溪一路”为重点,沿路种植6行花木,选择常绿杨、香樟、海南蒲桃、夹竹桃等抗风、抗污染树种,沿溪选用美花红千层、木芙蓉、池杉等观赏耐水湿植物,强调层次鲜明,倾力打造一条特色绿化纽带,将新城与工业园区有机、自然地融合在一起。

以仙港大道为轴线,提升两侧绿化品位,种植3~6排乔木,下层栽植地被,形成上层浓荫、下层通透的绿化新景观,并串联沿线的安置小区、产业园区及道路互通,提升整体景观效果,打造仙游最生态、最养眼的迎宾大道。

水在城中流,城在景中建,人在绿中行。郑亚木说:“只要真抓实干,做足山水文章,真正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必将建设成为经济强、百姓富、生态美、文化兴的新仙游,让百姓永续地享受山清水秀、碧海蓝天、清新空气的绿色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