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黄长秋
“兰花的栽培对气候要求比较高,对温度、湿度都有严格的要求。”位于福建省诏安县深桥镇溪南村的百秾生态科技公司兰花培育基地近日迎来了一批“小客人”。陈南川带领着诏安一中的学生们走进智能温室,向他们详细讲解兰花栽培知识。
作为福建百秾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的总经理,今年,陈南川有了新头衔,诏安县乡村振兴讲师团成员。5月,他在深桥镇大美、仕江、上营等村开展了乡村振兴主题宣讲,为村民们讲解自身从事兰花研发、培育、销售的工作经历,立足诏安实际,为村民们系统分析了诏安兰花产业概况以及如何在诏安更好地发展现代花卉产业。
3月初,诏安县成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讲师团,由富美乡村建设带头人、创业致富能手、农业科技创新技术人员、当地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离退休干部教师和贤达人士等50人组成,为诏安实施乡村振兴增添动力。
1999年,陈南川从漳州农校毕业后,作为技术骨干,先后在厦门、泉州、上海等地的台企从事兰花研发的相关工作。2007年,回到诏安之后,积累许多工作经验的他重操旧业,专门从事杂交兰种苗的培育。
陈南川将家里几十平米的房间改造成组培室,起居室和工作室。夫妻俩每天早晨6点起床,配料、手工灌装、培养基灭菌锅消毒杀菌、冷却、接种等一系列工序完成,常是晚上十一二点。为进一步开拓销售渠道,打响知名度,陈南川带着自家的种苗参加农产品推介会。凭着诚信和过硬的技术,陈南川的杂交兰种苗逐步打开销售市场,销往国内多个省市,开拓了澳洲、东南亚等国外市场。
从主动扩展市场到顾客找上门,从夫妻2人的团队壮大成6人的专家顾问团队,组培室也从20平方米扩大到1000平方米,百秾生态企业逐步发展壮大。
市场前景可期,陈南川第一件事儿就是希望带着周边乡镇的村民分享“蛋糕”。他以诏安县华韵兰花专业合作社为载体,依托县里开创的产业带动扶贫的新渠道,采用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鼓励贫困村参与其中。村集体只要提供100亩以上的园地,就能以土地租金入股,陈南川不仅提供种苗、技术、产销支持,而且年收益按股份比例分红给贫困户,真正地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如今,返乡十年的陈南川依旧步履不停:由空调恒温控制的200多平方米无菌培养室替代了原本的小房屋,灭菌锅的灭菌容量扩大了20倍,筹措500余万元资金计划投入进行二期、三期扩建,扩建面积近12亩;华韵兰花专业合作社被评为漳州市林业示范合作社,注册的“闽花”商标被评为知名商标,自主研发的多个品种走向市场,越来越多贫困户也加入了种植兰花的队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