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和英国城镇化建设为我国城镇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拉美国家的城镇化建设为我国敲响了警钟。在总结典型国家城镇化建设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可得出以下启示。
第一,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城镇体系。美国推进城镇化特别重视城镇体系建设,既重视大中城市的发展,也非常重视小型城市和小城镇的建设。英国城镇化确立了“母城-卫星城”发展模式,在加强大都市圈和城市带建设的时候,着力加强中小城镇建设,形成注重功能配套的城镇体系。因此,我们的新型城镇化必须按照科学布局、结构合理、特色鲜明、层级清晰、功能配套、优势互补、生态良好的目标要求,建设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
第二,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从美国城镇化建设经验来看,完善的交通体系建设促进了城镇化建设步伐。美国是全世界城镇化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城镇化率达到85%以上。同时,美国是世界交通运输最发达的国家之一,纵观其城镇化建设历程,每一次重大的交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都推动了城镇化的发展步伐。如美国公路网络四通八达、横贯美国大陆,自东、中部向西发展,尤其是高速公路发展迅速,约8万公里,占全球高速公路的三分之二。截至2014年底美国铁路总里程为22万公里,居世界第一。我国在2014年铁路突破11万公里,居世界第二。总体而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促进了城乡一体化发展,对推进城镇化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第三,坚持政府与市场的“双轮驱动”。从国外的经验来看,市场和政府是城镇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两个主要因素,既要尊重市场规律,有效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又要加强政府有效调控能力,两者缺一不可。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要素配置过程中的基础作用,市场能够做到的尽量多交给市场做。城镇化的格局、规模等主要由市场作用调节形成,基本资源、要素的流动也要由市场作用完成。同时还应该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政府要运用行政、财税、规划等手段,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引导。着力加强对土地资源的宏观管理,把握好集中与扩散之间的度,合理布局城镇和产业体系,解决好外部性因素导致的市场失灵问题。
第四,注重城镇产业的发展。发达国家的城镇化进程表明,产业发展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没有发达的产业作为支撑,城市发展就无从谈起。要坚持把城镇化与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新兴产业、升级传统产业、发展服务业、促进就业创业结合起来,引导城镇集聚、产业集群,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稳步推进农村人口转移,防止陷入拉美式“有城无产”的“过度城镇化”陷阱。
赵国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