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恩施 打响产业扶贫“春季攻势”

2019年是湖北省恩施市脱贫摘帽之年。按照工作目标,恩施市将完成34个贫困村、12589户、33170个贫困群众脱贫出列,要实现这一目标,产业扶贫成为重中之重。

2月22日,恩施市新塘乡双河社区稀叶源富硒青钱柳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及部分居民代表、贫困户20余人,到屯堡乡鸦丘坪村考察青钱柳产业,学习先进的种植、管理、加工技术和运营模式。稀叶源富硒青钱柳种植专业合作社基地建成后,既可以出售鲜叶,也可进行加工,市场前景广阔。

2月25日,恩施市三岔镇阳天坪村村民们忙着栽种马铃薯,施肥、起垄、覆膜、播种,为全年农业生产打下基础。目前,天坪村青树子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已种下500亩马尔科土豆,完成了一半的种植任务。去年,该合作社统一销售50万斤土豆,今年计划加工干土豆片,增加产品附加值。同时,该村聚焦银杏产业,计划种植5.6万棵白果树树苗。

恩施市沙地乡农业服务中心组织茶叶春管队伍对全乡6000余亩重点茶园进行为期一周的巡回技术指导,确保每个贫困村、每个专业合作社和每个贫困户的服务全覆盖,为壮大主导产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与此同时,恩施市农业局组织开展了“春季市场巡查保春耕”活动,加强对农资市场的监管,加大农业执法力度,重点整治制售假劣种子、农药、化肥和未审先推、无证经营等违法行为,确保农民用上优质、安全、高效的生产物资。

2月25日,屯堡乡田凤坪“尖刀班”成员正在藤茶种植示范基地帮村民整田备土,栽种藤茶。田凤坪村属于深度贫困村,产业基础较为薄弱。该村采取“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扶贫模式,由公司免费提供种苗、技术指导,引导村民将玉米改种藤茶,和油菜进行套种,补齐产业短板。凤坪村共栽种藤茶300亩,受益农户有16户,其中8户贫困户,预计户均年增收3000元以上,实现了“产业带动扶贫、产业助推扶贫”的稳步发展。

2月26日,太阳河乡柑树垭村组织辖区油茶大户、组长、村民代表、专业合作社社员25人,到三岔天池岭林科所油茶基地学习。“看到油茶、油牡丹产业发展这么好,我们回去一定要组织种植户们从春季管护做起,一步一步把油茶产业发展起来,真正带动大家脱贫奔小康。”成翔种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喻涛说道。

崔家坝镇水田坝村有茶叶1800亩,由于结构单一,茶叶附加值不高,农民收入难以提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崔家坝镇利用闲置的水田坝校园,引进外资,投资170余万元,修建了近2000平方米的茶叶加工厂。该村党支部书记吕能国说:“茶厂建成后,日产干茶大约为1万担,产业结构调整了,茶叶附加值提高了,农民在家门口就业了,和电商合作拓宽销售渠道,到时候不愁没有销路,户均增收5000元将完全不成问题,真是一举多得。”

今年新塘乡峁山村有200亩春茶可供采摘,为保障茶叶全部顺利采收,该村“尖刀班”积极谋划,联系并组织市场主体入户签订收购茶叶协议,3月中旬进行集中收购,一解农户心头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