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重庆北碚区拆除违建、生态搬迁整治保护区环境——
再现缙云山林绿花香
放大 缩小

仲夏雨后的缙云山云雾缭绕,整改后的黛湖清澈碧绿,人行步道五彩缤纷,百里林海一片葱郁,如画的美景,令人心旷神怡。

缙云山是重庆主城区重要的生态屏障,2001年升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长江中上游地区宝贵的植物基因库,保护面积达7600公顷。但种种原因,使自然资源得天独厚的缙云山曾一度出现违建杂乱无章、农家乐无序发展、林地面积萎缩等问题,直接威胁保护区的生态系统。

2018年6月以来,重庆市开展缙云山保护区环境综合整治,拆除多年违建、探索生态搬迁,找到了保护区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拆除违建是保护生态的第一步。重庆市北碚区抽调500余名干部、聘请45名市地勘院专业技术人员,组成37个工作小组,全面排查保护区内所有建筑物,对 205宗违建逐一建立整治工作台账,逐条逐项整改销号。

在保护区内的白云竹海农家乐一条街上,坐落着60余家农家乐,村民在屋顶、林地上随意搭建彩钢棚,既不美观,又影响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组挨家挨户走访,多次深入宣传,逐渐获得了村民对拆违工作的理解与支持。目前,违建彩钢棚已全部拆除,农家乐景观焕然一新。

以前,缙云山保护区内 150多家农家乐普遍品质不高,拉客杀价,利润微薄,陷入恶性循环。开展综合整治后,农家乐品质得到提升,收入有所增加。目前,北碚区旅游部门正加快推进当地旅游服务行业提挡升级,打造具有地域特色和统一服务标准的农家乐及民宿品牌。

北碚区“两违”整治办副主任吕玉春介绍,缙云山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启动以来,北碚区在缙云山及周边区域实施了净化工程,拆违工作进展有序。已累计拆除违法建筑8.3万平方米、违规广告店招592块、违规搭建栅栏64处,关停(搬迁)企业12家。

与此同时,北碚区在全市率先启动了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搬迁试点,将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内的原住居民全部纳入搬迁范围,通过搬迁减轻生态环境负载,促进保护区的自然恢复和长效保护。

北碚区充分听取群众意见,鼓励、引导原住居民生态搬迁,考虑他们生产生活与长远发展的切实需求,优先解决社保和子女就学等基础问题。采取进城入户一次性补偿或异地搬迁统一安置的方式,免除了原住民搬迁的后顾之忧。不到两个月,签订生态搬迁协议的核心区、缓冲区村民已达202户、515人,占比超过96%。

在拆除违建、生态搬迁的同时,缙云山景区还实施了绿化和美化工程。累计覆土复耕复绿7.1万多平方米,铺设3.2公里彩色沥青人行步道,栽种60多万株(盆)各类花卉绿植,全面提升了缙云山沿线的景观品质。

得益于生态环境的大幅改善,今年“五一”期间,缙云山景区接待游客6万余人次,同比增长57%。下一步,北碚区将继续坚持保护自然、保障民生的方针,落实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节点修复保护、沿线环境改善、农家乐规范提升等一批重点任务,持续巩固提升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效果,加快实现保护区生态美、百姓富的目标。

通讯员 程雨 记者 杨露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