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高铁开启“薯都”新征程
——内蒙古乌兰察布厚植马铃薯产业迎来发展新机遇
放大 缩小

“北京向西一步,就是乌兰察布”,这是当地人的共识。尤其是2019年年底开通高铁实现100分钟抵京,拥有“中国薯都”“风电之都”“草原皮都”等诸多美誉的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对于助力马铃薯主粮化和产业发展更加充满信心。

乌兰察布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气候冷凉、日照充足、土地肥沃,非常适宜优质马铃薯生长,是国内重要的马铃薯种薯、商品薯和加工专用薯生产基地,2009年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命名为“中国马铃薯之都”。依托区位优势,按照质量兴薯、绿色兴薯、品牌强薯的发展思路,乌兰察布积极推进马铃薯主粮化产业部署,基地建设、良种繁育、加工仓储、品牌推广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大突破,真正把小土豆做成了大产业。

近年来,乌兰察布地区马铃薯种植面积一直稳定在400万亩左右,鲜薯总产量约450万吨,在全国地级市中位居第一,约占全国马铃薯年均种植面积和产量的6%。全市不断调整优化马铃薯种植布局,推广优质品种,目前50亩以上的规模种植比例超过50%,建成东起兴和县西至四子王旗的250公里马铃薯产业带。

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锡勒乡的张占胜说,过去,村民以土豆果腹;现在,土豆成了脱贫致富的“金蛋蛋”。去年,他家马铃薯总产量约2000吨,利润超过60万元。如今,马铃薯产业已成为乌兰察布农牧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来自马铃薯产业的收入人均约3000元。

薯业发展,良种先行。乌兰察布现有9家种薯企业,形成了从茎尖脱毒、组培快繁、温网室生产微型薯到原种繁育的良繁体系,达到了马铃薯田每三年更换一次良种的能力,全市脱毒种薯覆盖率在90%以上。乌兰察布市马铃薯种薯检验监测中心每年完成8000多份马铃薯样品检验,规范了全市马铃薯种薯质量。目前,乌兰察布马铃薯脱毒组培室生产面积达到8.8万平方米,温网室面积3100亩,年生产8亿株脱毒苗、9亿粒脱毒微型薯。每年外销种薯约100万吨,覆盖广东、河南、山西等20多个地区。

内蒙古民丰种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说:“公司正与蒙古国、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等国际客商进行洽谈,有信心将内蒙古薯业推向国际市场。”而内蒙古希森马铃薯种业有限公司则计划用两年时间,建成一座31464平方米的现代化组培中心和500栋马铃薯原原种繁育大棚,年可繁育1.5亿株脱毒苗、4亿个微型薯原原种粒,这或将成为国内最大的马铃薯组培及脱毒微型薯原原种生产平台及新品种推广平台。

营养化、便利化、特色化、经济化是马铃薯主食的发展方向。乌兰察布市自2015年建成内蒙古首条马铃薯主粮化产品生产线以来,主食产品由马铃薯馒头和酸奶饼发展到现在的月饼、面包、油条、糕点等多个品种,实现销售收入4000多万元。其中,内蒙古娃姐食品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马铃薯酸奶饼,获评全国马铃薯主粮化“十大休闲食品、十大特色食品”,为马铃薯主食产品开发开辟了新渠道。公司创始人高娃介绍,针对产品供不应求的现状,公司正在扩建新厂房,建设新项目。其位于乌兰察布市察右中旗一、二、三产业融合园区占地面积100亩的新厂,计划明年9月份投产,预计产值5亿元。

对于如何多元化发展马铃薯产业,乌兰察布市副市长王国相表示,乌兰察布生产的马铃薯具备干物质含量高、品相好、口感绵沙等比较优势。为了发挥这些优势,乌兰察布一直在丰富马铃薯产品上下功夫,相继推出马铃薯猴头、马铃薯醋等系列产品,市场反响很好。随着当地新企业的诞生和外来企业入驻,将有更多马铃薯相关新产品问世。

同时,乌兰察布正在编制2020年马铃薯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核心是立足资源禀赋与特色,提高马铃薯产业供给质量与综合效益。今年,将重点加强区域布局谋划,优化品种结构,继续对原原种、原种、良繁体系建设、加工企业建设仓储库进行补贴,以进一步夯实乌兰察布马铃薯产业基础。

目前,乌兰察布市正在积极争取创建国家级马铃薯现代农业产业园,已经聘请中国农科院开始编制马铃薯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

记者 宫立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