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好山好水托起兴村梦
——山东邹城利用生态优势招引项目助推产业富民
放大 缩小

山东济宁邹城市地处鲁中南低山丘陵区,山地、丘陵、平原地形面积约各占三分之一,泗河、沂河两大水系涵养着40多条河流、110座水库。如何把眼前的“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一直是邹城市委、市政府的一道必答题。对此,济宁市委常委、邹城市委书记张百顺说,近年来,邹城市通过擦亮生态底色、招引优质生态项目、引进乡村能人等方式,持续释放生态红利,让群众凭借好生态过上了好日子。

6月初,在邹城市大束镇蘑菇小镇项目区内,山东友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一期厂房已经建设完成,工人们正在加紧调试设备,为正式投产做好最后的准备。这是继山东友硕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恒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之后,第三家落户大束镇的大型工厂化食用菌企业。友泓公司正式投产后,3家企业日产金针菇总量将达到400吨,占全国金针菇市场的十分之一,为当地打造蘑菇小镇奠定坚实的基础。

食用菌企业扎堆落户大束镇,一方面是基于当地的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另一方面是由于企业看中了当地良好的生态环境。

友硕公司员工时吉付是附近时枣行村的村民。他以前曾在家务农,收入不高,到蘑菇厂上班后,一个月能挣3000多元,家中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在大束镇,像时吉付这样转变为食用菌企业员工的农民,已有千余名。

为了把食用菌产业做大做强,邹城市抽调精干人员组成专班,持续推动蘑菇小镇项目建设。项目建成后年产食用菌12万吨,产值可达20亿元,带动5800余人就业。

“绿水青山”是否转化为“金山银山”,群众就业情况是重要指标。蘑菇小镇项目从开始建设就为附近村民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岗位。时枣行村专门成立了劳务公司,将本村及周边8个村的闲置劳动力全部纳入公司管理,统一为项目建设输送劳动力,目前已有120余人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

近日,位于邹城市大束镇鸿山下的玻璃漂流水滑道项目试营业,开业当日就吸引了2000多名市民体验游玩。蘑菇小镇项目建成后,以匡衡湖湿地为核心,将辐射带动周边一小时经济圈近2000万人口前来观光旅游,可创造出近万个就业岗位。

负责匡衡湖健康小镇项目开发建设的济宁华商文旅开发建设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永中说:“项目投资方是浙江浙商联合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他们本是为别的项目来邹城投资的,看到这里的好山好水后,便改投生态项目了。我们开发项目的原则,就是在保护的基础上突出生态优势。”

大束镇党委书记田野说,大束镇的优势在山水,潜力在山水。镇里引进的所有项目都要以守好生态底线为原则,充分依托大沙河湿地生态资源,让城市融入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大束镇钓鱼台村党支部书记朱玉建,紧紧抓住钓鱼台村被纳入乡村振兴示范片区重点示范村的机遇,依托生态资源优势发展产业。截至目前,钓鱼台村共吸引2000余万元投资,实施了大沙河生态修复、景观绿化、立面改造、文化节点建设等工程,成为了远近闻名的风景区。

去年8月,在钓鱼台村党支部的引领下,朱佳源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流转140亩土地,筹集500多万元资金,建起了22座大棚。合作社采取集体投资入股、社员参与经营分红的模式,得到了村民的热情参与。

朱玉建介绍,合作社与驻地企业合作,大棚由合作社进行统一建设、管理,由社员承包经营。每个大棚每年收入超出2万元的部分,合作社和承包户按照5:5的比例获取分红。

依托生态优势,钓鱼台村还发展了农家乐、休闲垂钓、精品采摘、农家菜园等项目,村集体年收入增加了180万元,为本村及周边村群众提供300余个就业岗位。通过党支部引领合作社发展产业,钓鱼台村村民2019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较上一年增加5000余元。

记者 陈曦 通讯员 丁永宏 张长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