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推荐 > 顶部头条 >正文
县委书记谈高质量发展 | 陈景泰: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来源:中国县域经济报 2024-04-11 09:01:12

开栏的话

县域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和战略基石,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3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上强调,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形成新的增长点。3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省调研时指出,深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畅通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科学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县委书记作为当地一把手,是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责任人,是做大做强县域经济,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本报从今天起推出“县委书记谈高质量发展”栏目,刊发县委书记结合自己的理论学习心得和当地高质量发展的创新思路、重点举措和突破性进展,为广大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学习交流和实践参考借鉴。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着力推动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广东区域协调发展工作,去年4月考察广东,首站来到湛江,为湛江高质量发展把脉定向,指路领航,赋予广东继续走在全国前列的使命任务。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历历在目,为坡头区推进高质量发展增添无限动力,为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广东省推进高质量发展,短板在县、薄弱环节在镇、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当前,广东省委、湛江市委大力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下简称“百千万工程”),全面推进强县促镇带村,县域迎来了加快发展的重大机遇。坡头区“一半城一半乡”特点显著,是湛江城市扩容提质的主战场,是国家级高新区所在地,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空间大、机遇好、条件成熟。去年以来,坡头区以抓“百千万工程”为契机,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聚力抓县域发展、抓城镇提能、抓乡村振兴、抓城乡融合,加快把短板变为潜力板,奋力谱写坡头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强禀赋,抓点位,四季变化万象新。坡头区要求春季抓谋划、夏季掀热潮、秋季强攻坚、冬季验成效,通过激发产业发展,推动产城融合,推进“百千万工程”。

四季看变化,关键在通过点位变化,激发产业发展,推动产城融合,推进“百千万工程”。根据广东省委“海上新广东”和湛江市委、市政府“打造特色型现代海洋城市”的工作部署,坡头区决心在海工装备产业上发力。随着蓝水项目的动工,已成功引进江苏海力项目,并储备了珠海云洲、广东粤大、天能重工、大金重工等多个意向落户项目。这些项目支撑的不只是坡头海工装备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更是推动了产业和城市发展的深度融合,深度带动乡村振兴。

去年以来,为推进“百千万工程”,坡头区打造创新发展案例54个,涵盖6个创新板块,其中获得省级以上认可11个。今年坡头区推动“四季看变化”不局限于区级标志性点位的打造,各镇(街)、各单位同时开展标志性点位创建,突出以上率下,一级带着一级干,重点围绕村集体经济、乡村产业、绿美乡村、改革创新、典型培育等多个领域进行攻坚,涵盖点位共89个。坡头镇结合典型镇建设继续推进高品质示范主街建设,官渡镇结合蚝种苗优势打造“人工育苗基地”,龙头镇打造“山车村商业街”等。

以建设高新区的站位和力度,推进产业与人才双向共赴,再造新增长极。坡头区发展产业重在建好国家级高新区、建好工业园区、打造乡村特色产业,实现村美人和共富。

建好高新区。坡头区推动企业与湛江湾实验室互动,把企业建成实验室的市场部,把湛江湾实验室融入企业,真正成为自己的实验室,有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目前,全区主要有海洋能源、海洋生物、传统制造业、新材料等四大主导产业,去年工业总产值313.56亿元,规上企业67家,高新技术企业46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5家,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新上市公司1家。

建好工业园区。今年以来,坡头区加快建设七大园区,包括龙头园区、官渡园区的扩容增效,高新园区地块招商,海工装备一、二、三期园区和高岭物流园区建设。瞄准6个方面解决具体问题,包括抓“个转企、企转规”“拿地未开工、开工未投产”、招商项目与地块的合理对接等。成功打造2A+融资平台,启动高新项目产业资金。谋划打造壳聚糖、壳寡糖等“糖谷”,正在引进的中科荣信项目,以对虾的虾壳为原料,开发出联农带农项目,与官渡园区两个公司联结发展,形成产业规模效应。

打造乡村特色产业。坡头区建立“强村公司”,目前各行政村加快组建“强村公司”,依托村中的资源资产、建设“百千万工程”的机遇,发挥乡贤企业的带动作用,立足服务增加村集体收入。开展“三资”的规范整治,规范管理“资金、资产、资源”,让村中的资产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让“三资”规范的清风护航“百千万工程”。发展农村电商,做强“金泉腊味”“阳光玫瑰”“乾塘莲藕”等品种品牌。打造“官渡蚝”地理标志产品和海洋文化街区,培育一批有实力的经营主体。

推进产业与人才双向共赴。坡头区实施“人才强区13条”,重点聚焦高端人才引进、技能人才补缺口、乡村人才留下来,建设3支队伍。在营造环境上下功夫,以“三用心”抓教育、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中医馆、推进南油旧改,服务好人才的“一老一小”,为人才打造“生活圈”。在打造平台上下功夫,以用好人才引进更高层级的高端人才。

此外,坡头区今年还聚焦村美、人和、共富,加快建设岭南新乡村。建起网格化管护机制,基本形成“镇有典型、村有示范、组有先进、户有特色”的格局。谋划“我到南三来看花”的系列活动,动员组织各方力量,大力种树种花。用足海洋优势,将每个村都打造成为现代化岭南新乡村。开展“最美常态课”等专题活动,引导建设书香校园,把老百姓家门口的学校办好,干群同心同向。开展“直奔一线,精准解题”活动,将“平安夜访”与历史积案、乡村产业、征地拆迁、重点项目、关爱弱势群体等7项工作融合推进,让每一次夜访都能解决真问题。

实施“百千万工程”,保障很关键。要干的事情很多,必须明确钱在哪里。坡头区集中社会力量,助推“百千万工程”,立足把钱用在最重要的事情上,从资金、土地、项目等3个方面加强保障,确保“百千万工程”方向正确,事半功倍。(广东省湛江市坡头区委书记 陈景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