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综合 >正文
同心筑梦天地阔
来源:中国县域经济报 2024-04-25 18:48:08 作者:查燕荣 编辑:张驰 责任编辑:杨玉

一个个文化阵地火热“出圈”、一批批追梦人孕育成才、一桩桩民生实事落地生根……闪耀在丝绸之路古道上的璀璨明珠——阿克苏,底蕴丰厚的历史文化,滋养着生活在这里的各族人民繁衍生息、安居乐业。阿克苏河奔腾不息,阿克苏人民同样在这片热土上,奋力书写着守望相助、共同发展的动人篇章。

文化花开香满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4月23日,在阿克苏国学书院,阿克苏市民李新跟随讲解员的脚步,通过丰富的历史文献、图片和实物,与国学相遇,与历史对话。在讲解员的引导下,李新打开手机扫一扫,出自《诗经》的《国风·周南·关雎》缓缓映入眼帘。这是李新闲暇时的乐趣,也是大多数阿克苏人日常生活的快乐时光。

​为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阿克苏地区文化创新能力,2022年9月启动阿克苏地区国学书院建设,投入650万元,2023年7月建成投入使用。书院建设紧扣阿克苏具体实际,分一期、二期建设,主要由序厅、国学馆、国学堂、国学坊、国学公园、国学广场等组成,要素齐全、内容丰富,充分利用地区“四馆一中心”、文化宫场馆资源和培训资源,延伸拓展服务空间,提供优质文化服务,满足各族群众高品质精神文化需求。

阿克苏地区文联秘书长姜黎明介绍:“阿克苏国学书院全面展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党员干部群众前来参观。同时,我们还经常举办书法美术创作、朗诵、豫剧等国学文化展演展示,使全地区各族群众在寓教于乐中学习、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五个认同’,汲取爱国主义精神力量,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沙雅县图书馆、乌什别迭里烽燧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地区文博院(博物馆)……一个个特色鲜明文化阵地像毛细血管一样延伸到阿克苏大地的大街小巷,伴随着城市发展生根发芽、蓬勃生长,构筑起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回望历史,才能更好地开创未来。”阿克苏市民阿卜杜尼亚孜·麦麦提说,“越来越多的群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文化阵地的搭建,为我们提供了领略国学魅力、汲取奋进力量的平台。”

春风化雨育桃李

梨树、桃树、苹果树……走进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翠绿葱茏的校园里生机盎然,一栋栋教学楼整齐矗立。来到马克思主义学院VR虚拟实境实训室,同学们正戴着VR眼镜,开启一场云端的“思政课堂”。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八一南昌起义时的场景……” 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李玲正在VR虚拟仿真技术,带领同学们“穿越时空”,沉浸式了解历史文化。

为让“红色资源”鲜活起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利用VR虚拟仿真技术,通过“VR+党建”,让党建和思政教学活灵活现,让广大师生足不出户即可参观红色教育基地,漫游展馆、革命圣地,身临其境地感受红色革命精神,让“红色资源”成为“最好的教科书”。

“通过VR眼镜进入虚拟空间,就可以自由选择各个学习展馆进行全景参观、游览,我感觉自己也处于当时的场景,让我更直观了解到历史发展脉络,更能体会到革命先烈的不屈精神,更加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生活。”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本科教育部教育技术学专业大二学生方钰鹏说。

VR思政课堂只是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建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阵地的一个生动注脚。近年来,学院积极探索将柯柯牙精神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研究与建设,成立“柯柯牙精神文润工作室”,开展构建柯柯牙精神教育实践与研习等活动,打造“赓续柯柯牙精神 践行文化润疆”文化及思政育人品牌,培养大批“兴疆固边人”,引导鼓励毕业生在南疆建功立业。

近五年来,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就业率保持在93%以上,社会满意度保持在95%以上;80%以上毕业生在南疆四地州就业,在助力乡村振兴、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民生服务“有温度”

“程医生,我头晕,你们快来看看吧。”

“任叔,你别着急,我马上到。”4月23日,阿克苏市英巴扎街道巴格其社区家庭医生程妮接到阿克苏市晶水花园居民任志强的电话后,拿上医疗设备马不停蹄地往他家跑。

“任叔有脑梗,不敢有半点马虎。”程妮边跑边说。

到任志强家量完血压、血糖等后,程妮悬着的心放了下来,“任叔,您平时注意休息,不要剧烈运动。”

“有你在,我放心。”任志强笑笑说。

任志强的一句“有你在,我放心”,是巴格其社区以实际行动兑现为人民服务的承诺。巴格其社区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基础。

近年来,巴格其社区盘活小区资源,将物业管理的闲置用房建设成为“便民服务、文化活动、休闲娱乐、政策宣讲”四大功能区,建设有党史教育馆、书画室、助老生活超市、助老生活食堂等多个功能室,常态为小区老年人提供菜蔬配送、送餐上门服务,构建起了“15分钟便民服务圈”。

巴格其社区党委书记吴增介绍,社区还联合阿克苏市民政局引进阿克苏市石榴籽社会工作站,创建“1+4+N”特色服务模式(1个社会工作服务站,围绕“一老一小、一残一困”4类群体,开展N项专业服务活动)。每月对小区626名老年人开展探访、关爱、救助行动;开启“保护少年的你”品牌活动,链接辖区地区妇幼保健院医疗资源,定期为儿童开展免费义诊活动。打造家庭医生服务工作站,让居民享受优质医疗服务。建立“家庭医生服务工作站”,组建老年保健、儿童保健、中医理疗三支“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签约覆盖100%,让各族群众健康触手可及。

近年来,阿克苏地区始终把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坚持把财政支出的70%以上投入到民生领域,实实在在解决一批群众牵肠挂肚的急难愁盼问题,努力提升地区各族群众的民生福祉,不断把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记者 查燕荣 通讯员 赵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