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产业 >正文
向“新”而行 科技创新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县域经济报 2024-04-26 15:47:08 作者:黄长秋 编辑:李莹莹 责任编辑:杨玉

走进位于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区海澄镇的海山重工生产车间,偌大的车间里,整齐排列的各式加工机械正在有条不紊地运转。作为专注于制造高效节能重型起重设备的一家高新技术企业,其自主研发的集装箱正面吊(堆)高机,能耗比原来降低40%,市场前景广阔。

“我们产品主要是面向韩国、新加坡的市场。今年正面吊(堆)高机的整体销售额比去年提高了20%,巴西的客户回购了好几台。”福建海山重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曾勐表示。

海山重工在产品创新上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据曾勐介绍,自2022年开始,海山重工先后导入智能制造与数字化协同平台,从产品数字化设计PLM、工艺信息化CAPP、制造过程ERP建立一体化信息化平台,初步实现了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进一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目前,海山重工已通过自主研发取得了6种实用型专利和1种发明专利,先后荣获了国家知识产权优势型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福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福建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多个荣誉称号。

从“新”发力,在创新道路上奔跑。在毅宏游艇生产车间,技工们正忙着对即将交付的船艇进行最后的收尾工作,气割、电焊、钳工、打磨、补漆等各种操作一气呵成。一艘艘做工精良的游艇将从这里启航,驶向全国乃至世界各地。

作为国内游艇行业的佼佼者,毅宏游艇聚力发展智能制造,在新能源动力系统、智能驾驶辅助、船上娱乐信息系统等方面均取得重要突破,拥有发明和外观等专利100余项。“具体表现为单位时间内游艇产出量显著增加,且能够应对更复杂的定制化需求。”福建毅宏游艇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潘芳明介绍。

说起“新”,不得不提起绿新(福建)食品有限公司。2021年底,随着三期琼脂精深加工项目的正式投产,绿新生产基地现已具备年产1万吨卡拉胶、3000吨琼脂的生产能力,在全球生产商中排名“遥遥领先”。2022年,公司产值首次突破10亿元,纳税9011万元。

目前,绿新集团已取得有效专利28项,其中发明专利10项。企业被认定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红藻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福建省级专家服务基地”,是卡拉胶、琼脂国家标准修订起草单位之一。

企业科研硕果累累,除了自身“苦练内功”,也得益于相关政策和服务的助推。龙海出台《关于进一步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措施文件,不断优化企业创新环境,越来越多的“专精特新”企业脱颖而出。近3年,全区近百家企业享受科技惠企政策奖补资金超4000万元。(记者 黄长秋 通讯员 曾秋波 林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