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生态 >正文
古道连四省 行走启新篇
——浙皖闽赣“行走古道”联合行动首站活动圆满举行
来源:县域经济网 2025-11-07 17:46:47 作者:吴昊 编辑:吴一良 责任编辑:付曦地

霜染层林秋色劲,徽杭古道启新程。2025年11月2日,浙皖闽赣“行走古道”联合行动首站活动在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与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交界的徽杭古道举行。来自浙皖两省的代表队沿古道双向徒步会师,同步启动2025徽杭古道精英徒步挑战赛,以“行走”为纽带奏响生态共护、文化共兴、经济共荣的协同发展乐章,标志着浙皖闽赣国家生态旅游协作区从“资源共享”向“价值共创”的升级迈出坚实步伐。

浙皖闽赣“行走古道”联合行动首站活动暨2025徽杭古道精英徒步挑战赛热烈开赛(许毅为 摄)

文化铸魂:古道之上的精神共鸣

清晨的徽杭古道景区停车场,手龙舞灵动翻飞,磡头老鼓雄浑震天,两项非遗技艺的展演拉开活动序幕,将千年古道的历史底蕴娓娓道来。8时30分,随着发令枪响,安徽代表队从江南村出发,浙江代表队同步从浙基田启程,沿古道向蓝天凹集结。历经近2小时徒步,两省队员在海拔千米的蓝天凹成功会师,一场跨越省界的文化对话就此展开。

会师仪式上,安徽代表队的徽墨与浙江代表队的昌化石印章完成信物交换,非遗瑰宝的碰撞象征着徽商文化与浙商精神的传承融合。当两省领导共同撒下金沙点亮“古道长图”,金色光芒映照下的不仅是古道新篇,更是浙皖闽赣四省文化共情的深厚根基。这枚昌化石印章承载着浙西文脉,与徽墨的相遇正是四省文化“各美其美”的生动诠释。

作为“百日百景大黄山”核心线路,徽杭古道此次化身四省文化交流的“活舞台”。赛道沿线4处补给站精心准备的绩溪“三道茶”与挞馃,让参与者在能量补给中品味徽州饮食文化;互动环节中,古道商贸故事、非遗民俗的分享,进一步筑牢了区域文化认同的精神纽带。

运动聚力:健康中国的实践样本

本次活动以“行走古道・寻迹徽杭”为主题,创新性设置精英组、挑战组竞技赛事与免费开放的大众组、体验组活动,吸引来自黑龙江、吉林、四川、贵州等17个省份、近700名徒步爱好者,省外参赛者超过54%,年龄跨度6岁至65岁,不少家庭组团参与,充分践行全民健身理念。三位一体的医疗保障体系——医疗跑者全程护航、救护车定点值守、医疗站实时响应,彰显对参与者安全的极致关注。

古道徒步赛比赛现场(许毅为 摄)

徒步过程中既能感受层林尽染的生态之美,又能通过赛事强健体魄,这种“体育+文旅”的形式让健康中国理念落地生根。

“行走”意义:多元价值的聚合

本次古道行走赛事活动恰如一剂“强心针”,直接带动沿线乡镇的消费热潮。伏岭镇的农家菜馆里,地道徽菜成了参赛选手和游客的必选;古道沿线的山核桃、笋干等农特产品,也借着赛事和人流变成了“手信优选”,让“赛事流量”实实在在转化为“乡村收益”,为两地乡村振兴注入即时动能。

而文化体验的创新,更让古道有了“年轻态”。呆萌表情古道小驴的明信片、贴纸等文创产品,成了参与者手中“行走的古道名片”——有人用小驴贴纸装饰背包,有人将明信片寄给远方亲友,让徽杭古道的形象跳出“历史遗迹”的刻板印象,变得鲜活可亲。同步推出的古道集章打卡,则让徒步变成了“解锁文化密码”的过程:每一枚印章对应一处古道遗迹或民俗故事,参与者在打卡中读懂徽商过往、浙皖情谊,既提升了体验感,也让文化传播从“被动听”变成“主动寻”,形成了关于古道的二次传播热潮。当参与者带着小驴文创、盖满印章的打卡册离开,古道的故事并未结束,它在所有爱好文化和运动的人们心里,在远道而来的绩溪访客印象中,种下了“大美绩溪 近悦远来”的欣喜表情。

协同致远:长三角一体化的古道答卷

此次活动既是浙皖闽赣国家生态旅游协作区的创新探索,更是长三角区域协同发展的生动注脚。从信物交换到生态共治,从赛事联动到消费互通,活动构建的“全民共享体育文旅消费生态”,为四省探索资源价值转化新范式提供了实践样本。

古道上的协同故事才刚刚开篇,这场跨越省界的徒步盛会,正以“文化凝心、运动聚力、生态富民”的生动实践,为建设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休闲度假旅游胜地注入澎湃动力。(记者 吴昊 通讯员 汪秀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