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堂“非遗课”,让文化自信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为传承省级非遗“资阳河川剧”艺术,11月11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思政课在四川省资阳市乐至县城东小学校精彩上演。40余名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近距离感受了川剧的独特魅力。
川剧融合高腔、昆曲等五种声腔,唱、念、做、打每一项基本功都需十年磨一剑。高腔的发声技巧、五大行当的分类特点、脸谱色彩背后的忠奸善恶,都是川剧的艺术精髓。
随后的互动环节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同学们踊跃参与趣味问答,亲身体验川剧身段动作,学习水袖技法。在脸谱绘制环节,一支支画笔勾勒出五彩图案,让古老的戏曲符号化作可触可感的艺术启蒙。
“今天这个活动让我真正读懂了川剧,能体验它、感受它,是一件特别酷的事!”四年级学生邓一道出了许多同学的心声。
城东小学校教师李榆珊表示:“沉浸式体验让青少年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这种亲身实践带来的文化认同,是培育家国情怀最坚实的基础。”她透露,未来将把川剧非遗融入音乐教学,让川剧不再是博物馆里的“标本”,而是学生成长中鲜活的“文化营养”。
这堂特别的思政课,不仅让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领略了传统艺术的魅力,更在幼小的心灵中播下了文化传承的种子。当古老戏曲与青春校园相遇,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正以这样的方式延续。(记者 戚原 通讯员 许明扬 姚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