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产业 >正文
银杏叶变身创新药,“温江造”银杏内酯注射液叩开全球市场
来源:县域经济网 2025-11-18 18:55:07 作者:戚原 编辑:李安琪 责任编辑:付曦地

金黄的银杏叶除了观赏,还能做什么?在成都百裕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的现代化厂房中,银杏叶正经历一场深刻的科技蜕变——被提纯为纯度高达99%的银杏内酯,成为治疗脑卒中的创新药“银杏内酯注射液”,并成功进入阿塞拜疆、马来西亚等市场,为更多患者托起健康的希望。

作为一家聚焦生物医药前沿,集研发、生产与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科技型创新药企,百裕制药凭借在细分市场的卓越表现和完善的创新体系,近期成功入围第七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1月6日,走进百裕制药,探寻一片银杏如何书写中药的守正创新与现代化、国际化新篇章。

二十余年攻关,阐明银杏叶治病“所以然”

“银杏叶,性甘、苦、涩,功效为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这是老祖宗留下的宝贵经验。但它为什么能治病?过去我们多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在百裕制药的展厅中,总经理高志文指着陈列架上从银杏叶到注射液的各阶段样品,道出了企业创新的初心。

银杏内酯提纯各阶段样品(温晓轩 摄)

高志文坦言,包含银杏叶在内的中药,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面临巨大挑战:“国际认可中药的疗效,但要求明确‘为什么能治病’‘什么成分在起效’‘作用机制是什么’。”他认为,中药要成功走向世界,核心在于通过科技阐明其作用机理,并使有效成分达到国际认可的高纯标准,实现与现代医学的接轨。

这条“讲清楚”的路,百裕制药走了二十多年。自1999年立项以来,研发团队全力投入到银杏内酯的提纯攻关上,克服了银杏叶成分复杂、机制不清、临床验证难度大等挑战,明确并提纯银杏叶中用于中风病恢复期瘀血阻络的关键成分银杏内酯,将银杏内酯原料纯度从90%不断提升至99%。“每突破一个百分点,背后都是数年的反复试验和数据验证。”高志文感慨。

久久为功,终见硕果。如今,百裕制药的银杏内酯注射液,已成为国内唯一中药注射剂获得西医临床诊疗指南推荐的药物,累计服务患者超百万,上市以来销售额已突破80亿元。目前,公司正在推进东南亚市场全覆盖及欧盟注册申请,让“中国处方”惠及更广泛的患者。

“准备和预防”,“治未病”理念筑牢药品质量防线

中医药讲究“不治已病治未病”,这一理念不仅适用于临床,也深深植根于百裕制药的生产质量管理中。隔着玻璃观看符合GMP标准的注射液生产车间,经历了严格的更衣、消毒程序。车间入口处,“准备和预防,而不是补救和忏悔”的标语格外醒目。生产负责人张屹斌解释道,这句标语正是中医药“治未病”思想在现代药品生产质量管理中的体现。

在偌大的车间里,智能化生产线高效运转,机器人手臂精准地完成灌装、密封和异物检测等一系列操作,人工干预率已低于10%。“我们定期对设备进行严格的验证、检修和维保,杜绝设备‘带病工作’,将任何潜在风险消除在萌芽状态。”张屹斌说。

“在百裕,质量安全是绝对底线。如果没有通过公司内部的培训和考核,即便我是总经理,也无权进入非授权生产区域、触碰生产设备。”高志文说,“对患者而言,每一支药都承载着对健康的期待,生产过程容不得半点瑕疵和污染。”

坚持创新驱动,要让“温江造”创新药走向世界

围绕银杏内酯注射液,百裕制药已在全球布局了76项专利,覆盖分离工艺与制剂配方。在研发过程中积累的深厚能力,也推动公司建立起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平台,形成小分子化学药与现代化中药双轮驱动的研发格局。

高志文透露,百裕制药正持续强化抗肿瘤、炎症免疫等管线布局,公司另一款中药创新药银杏总内酯滴丸,新药上市申请已获国家药监局受理,预计明年获批,有望填补近十年来脑卒中治疗领域中药创新药批准的空白。

百裕制药的案例,正是温江高新区坚定不移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支持企业创新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高志文感慨,百裕制药这些年的发展,离不开温江优越的创新生态:温江区经信、市场监管等部门扮演了“贴心管家”的角色,此外,温江高新区还创新推出了针对辖区内上下游企业间合作的“创新券”等政策,单个项目最高可为企业抵扣成本3万元,切实降低了企业的运营压力。

“让药品更好地服务人类的生命安全健康,让世界看到中药的价值,这是我们制药人一生的责任。”展望未来,高志文表示,百裕制药将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大对原创新药、高端制剂等方向的研发投入,强化产学研协同,推动更多“温江造”创新药走向全球。(记者 戚原 通讯员 温晓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