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生态 >正文
江西安福以科学布局绘就城乡融合发展新图景
来源:县域经济网 2025-11-18 18:55:23 作者:曾庆华 编辑:李安琪 责任编辑:付曦地

连日来,江西省吉安市安福县福海公园内游人络绎不绝,澄澈湖水倒映着苍翠绿植,凤凰星空营地传来阵阵欢声笑语。谁能想到,这片网红生态秘境,曾是长480米、宽200米的废弃矿坑。从“灰色伤疤”到“生态名片”的蜕变,正是安福县以科学国土空间规划为引领,统筹生态修复与产业发展的生动写照。

生态修复打底 废弃矿山焕新生

“守护绿水青山,必先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安福县自然资源局党委书记王激文表示,安福县始终严守生态保护红线,通过绿色矿山创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等举措,持续推进国土空间生态修复。

针对起凤山废弃矿山的生态困境,安福县于2018年启动专项修复工程:先实施削坡减载、清运废弃土渣,再铺垫近10万立方米黄土筑牢种植基础,最后采用喷坡植草工艺铺设20厘米厚“生态毯”。如今,200多亩矿山重披绿装,矿坑积水形成清透湖景,成为集生态观光、休闲露营于一体的网红打卡地,其“矿山修复+生态旅游”模式获评江西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典型案例。截至目前,安福县持证矿山累计修复面积达9767亩,2025年新增绿色版图879亩,15座需修复矿山基本完成整治。

规划“留白”破局 特色产业集群兴

清晨的枫田镇石岗村,61岁的“金兰柚王”宋春保在层层柚林间忙碌采收。安福金兰柚产业从零散种植发展为8.1万亩产业集群,斩获市级金奖并走向国际市场,背后离不开国土空间规划的科学赋能。

安福县创新产业规划“留白”机制,通过“定空间、不定用途”“定空间、不定时序”“定指标、不定空间”的灵活模式,为特色种植、三产融合预留充足发展空间。这一规划智慧让产业活力持续迸发:江西赣福农业2000余亩协同种植区培育32类应季蔬菜,日均采收2万公斤,年提供2万人次季节性岗位,2024年获评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产品远销港澳及珠三角;枫田镇车田村状元洲通过规划预留产业空间,国庆中秋双节期间举办的亲子营趣周活动8天吸引5.2万人次,成为区域文旅新亮点。“我们细化三类空间布局,让规划既贴合实际又能为未来赋能。”安福县自然资源局局长刘维维说。

机制创新提效 城乡融合绘蓝图

安福县立足地域特色,创新推出“统一招标、同步推进、分片规划”的乡镇国土空间规划模式。将19个乡镇划分为四大片区,其中严田、洲湖、横龙3个中心镇单独规划,其余16个乡镇按功能定位分为东北乡“产城融合区”、南乡“农业示范区”、西乡“生态旅游区”,通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实现产业协同发展。

这一创新实践获得省、市自然资源部门认可,被列为全省规划编制创新案例并推荐参评“全国优秀国土空间规划奖”。从生态修复到产业升级,从空间优化到要素集聚,安福县以国土空间规划为脉络,持续书写“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城乡发展新篇章。(记者 曾庆华 通讯员 李江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