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推荐 >正文
云南曲靖“十四五”六大突破构筑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来源:县域经济网 2025-11-19 17:26:00 作者:郑义 编辑:李莹莹 责任编辑:付曦地

11月18日,云南省“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新闻发布会曲靖专场在云南海埂会堂举行。中共曲靖市委、市政府相关负责人系统介绍了“十四五”期间曲靖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与显著成效,在经济实力、产业转型、民族团结、生态建设、对外开放、民生改善等领域取得系列突破性进展,展现了一座副中心城市的崛起轨迹。

六大突破勾勒发展新图

云南省委常委、曲靖市委书记杨斌在主发布中表示,“十四五”时期是曲靖发展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五年,全市在六个方面取得了实质性重要突破。

在建设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云南副中心城市上,曲靖202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77.22亿元,居全省第2位;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为15.1:34.7:50.2。传统产业“老四样”支撑有力,绿色铝、硅光伏、新能源电池“新三样”向新而行,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特三样”平稳发展。

在建设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样板上,曲靖市和麒麟区成功创建成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9个县(市、区)全部创成省级示范县,两个集体受到党中央、国务院表彰。

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曲靖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9.7%,被列为全国生态环境领域激励表扬城市。新能源装机占比达51.3%,创成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

在建设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重要支撑区上,曲靖建成7个省级外贸转型基地、居全省首位,全市外贸进出口实绩企业数量较“十三五”末增长66%。2025年1至9月,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45.9%。

在民生保障方面,“十四五”以来,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3900元左右,年均增长6.1%;87.2万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

在全面从严治党上,曲靖坚决清除严重违纪违法案件带来的影响,推动政治生态改土治水、系统重构、出清向好。

“新四化”同步赋能高质量发展

市长李先祥在回答“新四化”提问时介绍,曲靖坚持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推动“四化”同步发展。

新型工业化方面,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从47.3%提高到57.1%,打造了1个国家级、3个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和17个国家级绿色工厂。

信息化建设上,社会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投入从1.02%提高到1.23%,实现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零”的突破;累计建设5G基站1.75万个,步入“千兆城市”行列。

城镇化进程中,曲靖被纳入全国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城市名单,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较“十三五”末提升5个百分点。

农业现代化方面,会泽夏季草莓、罗平小黄姜、富源魔芋种芋、宣威火腿分别占全国市场份额的80%、70%、50%、35%,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数量领跑全省。

基层党组织建设夯实治理根基

曲靖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王秀江介绍了基层党建的创新实践。曲靖探索运用述职评议考核“三三工作法”,建立抓基层党建工作落实四项机制,持续夯实“五个基本”,扎实推进“九个过硬工程”,深化“十二个深化”。

通过扎实开展党支部“扩先、提中、治软”行动,2.26万个基层党支部实现晋位升级,在基层治理网格、新兴领域等新建党组织1020个。全面推广党组织抓产业促增收“三个组织起来”白雾村实践,土瓜冲乡村旅居发展模式在全国推介。

巩固脱贫成果衔接乡村振兴

曲靖市副市长海建才用数据展现了防返贫工作成效,“十四五”以来,累计精准识别监测对象3.3万户、11.25万人,稳定消除了2.84万户、10.01万人的返贫致贫风险。

产业帮扶方面,累计投入产业帮扶资金68.58亿元实施帮扶项目1756个,覆盖了70%的脱贫人口。就业帮扶上,开发了4.42万个乡村公益性岗位,开展脱贫劳动力补贴性技能培训14.02万人次,脱贫人口转移就业连续5年稳定在38万人以上。

对外开放构筑发展新优势

李先祥在回答开放问题时表示,曲靖打好对外开放主动牌,扎实做好“立足曲靖发展曲靖、跳出曲靖发展曲靖”大文章。

硬联通方面,高速公路、铁路运营里程分别达到1095公里、629.7公里,中老铁路富源至万象国际货运班列、“云菜·陆良蔬菜号”冷链班列顺利开通。软联通上,建立外贸综合服务中心7个,全市进出口总额超千万元的企业达42户,贸易往来国家(地区)达114个。

文旅融合塑造城市新名片

曲靖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王中秋介绍了文旅发展成效。“十四五”末,预计全市接待国内游客7888万人次、年均增长19.4%,国内游客出游花费668亿元、年均增长12.7%。

曲靖打造了64个旅居村(点),土瓜冲、云上花乡入选首批“旅居云南”高质量发展试点。罗平花海马拉松、麒麟10公里精英赛等赛事实现“潮赛事、巨能量,热分享、燃出圈”。演唱会观演人次22.63万,带动收入8.8亿元。

绿色转型筑牢生态屏障

曲靖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龚加武用“4个新”概括生态环保工作。产业绿色发展方面,“十四五”以来累计淘汰落后产能74万吨,建成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绿色工厂15个,新能源总装机增长4倍多、达880万千瓦。

循环经济上,全市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十三五”末下降26%,磷石膏综合利用率较“十三五”末提高49.5个百分点。马龙入选全省唯一水土保持碳汇交易试点县、首单交易成功签约。

就业增收回应民生之问

杨斌在回答就业问题时强调,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曲靖系统谋划并实施了就业岗位挖掘、就业协作深化等“七个行动”。

通过筑牢产业“强根基”,累计挖掘就业岗位120余万个,新增城镇就业22万人以上。拓宽就业“新空间”方面,建成“家门口的务工车间”350余个,让5.4万余名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激活技能“金钥匙”上,全市现有技能人才62万余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近14万人。(记者 郑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