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乡村振兴 >正文
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看白山
边城焕彩绘振兴
——探访临江市特色农业、新质生产力与全域旅游的崛起密码
来源:县域经济网 2025-11-19 17:15:05 作者:王天武 编辑:赵晓娜 责任编辑:高云良

秋日的吉林省临江市,G331沿线五味子藤蔓垂挂红果,葡萄园里紫珠缀枝,人参棚内“棒槌”静养灵气;生产线上被誉为“天然抗氧剂”的二氢槲皮素正在被提取;百里外的溪谷间,游客或采摘甜果,或漫步高山草原,远处红色抗联遗址的红旗迎风飘扬……这座长白山麓的边城,正以“特色农业夯基、新质工业领航、多元文旅添彩”的笔触,绘就一幅特色农业、新质生产力与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新画卷。

特色农业“链”动乡土芬芳

金秋时节,G331如一条金色丝带蜿蜒于长白山麓,串联起边境线上的颗颗“明珠”,一辆辆满载果蔬的货车从大栗子街道望江村驶出,奔向远方的市场。

在望江村的产业大棚里,村党支部书记王福江正踮脚采摘葡萄,竹筐里的“蜜汁葡萄”泛着玛瑙般的光泽。在冷库,王福江随手切开一颗金灿灿的哈密瓜,橙红的果肉香气扑鼻:“村里自主培育的1700株哈密瓜,预计能创收4万元—5万元!”依托成熟的温控技术和昼夜温差优势,望江村正将蔬菜品种扩展到汉白玉黄瓜、草莓柿子等明星产品。

从“巴掌地”到“立体园”,望江村把1550亩耕地变成了“魔方”:葡萄攀高、草莓卧低、黄瓜绕藤,通过立体套种模式破解山地多平地少的瓶颈,200余座大棚让人均耕地仅1亩的村庄创造了亩产效益超万元的奇迹。“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已培育出5座村集体大棚,不仅在冬季为村民们提供了50余个就业岗位,还成为他们交流技术的“田间课堂”。

沿G331西行20公里,苇沙河镇白马浪村2000余亩五味子藤蔓像巨幅绿毯铺在山坡,百余名村民腰间挂篓、指尖翻飞,一声声欢笑回荡田间,一串串“红宝石”放进筐篓。烘干厂里,8台机组昼夜轰鸣,日吞4万斤鲜果,吐出黑亮“药金”。去年,白马浪村人均收入破4万元,枝头“红宝石”真正变成腰包里“金串串”。

临江的丰收版图远不止于此——闹枝镇“木耳小镇”的黑色军团,250万袋菌棒排列成“太空舱”;六道沟镇七道沟村水稻种植基地,收割机轰鸣作响,金黄色的水稻颗粒归仓;森工街道东兴村的大榛子,一敲壳,长白山的风味滚落掌心;坡口村的桃李、黑松村的甜玉米、夹皮沟村的黄烟、青沟子村的红薯、错草村的人参……丰富的特色产业,犹如色彩斑斓的调色盘,绘就临江市农业农村发展的绚丽版图。

望江村正加速推进农产品品牌化,计划联动G331边境旅游推出采摘体验,让游客“左手捧葡萄,右手拍美景”;六道沟镇桦皮村蜂蜜驿站建成待用,年产4.3万吨蜂蜜饮品项目落地在望;“木耳小镇”将贯通种植、加工、仓储全产业链;人参及北药材深加工产业园推动种植面积突破10万亩……特色产业规模化率与加工转化率双提升,数字农业实现全流程管理,农产品附加值增长30%。

鸭绿江面水波荡漾,临江的丰收故事仍在继续——葡萄串起甜蜜,五味子晾出药香,人参藏进致富梦想……特色农业的“金链条”正把乡土芬芳,一粒不剩地锁进这座边境小城的振兴年轮。

新质工业“绽”放健康之光

10月3日,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完成,吉林省健维天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年产48吨二氢槲皮素项目主体结构正式封闭。红色绸缎落下,现场掌声与塔吊长臂一同上扬——临江医药健康产业由此按下“倍增键”。

封闭厂房的空气里仍带着混凝土的潮味,却掩不住松木清香。项目负责人朱丽华介绍,48吨产能不是简单的加法,而是产能翻倍、设备迭代、智能协作“三把钥匙”同时拧动的结果——“明年二季度投产后,临江将手握全球最大二氢槲皮素单体工厂,相当于把长白山落叶松的抗氧化能量一次性‘浓缩’进48吨黄金粉末。”

走进健维(吉林省健维天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银白色反应釜将把松木根节里沉睡的“花旗松素”唤醒,经8道工序、23道在线检测,最终变为粒径仅头发丝1/50的晶粉。作为自然界中稀有的天然抗氧化剂,二氢槲皮素被誉为“植物界的黄金”,其抗癌、抗氧化、调节脂代谢等功效早已被欧盟、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验证。从2012年落户临江到2021年二氢槲皮素获批国家新食品原料,从填补国内空白到剑指国际标准,临江正成为全球二氢槲皮素产业链的“链主”。

二氢槲皮素的突破,仅是临江大健康产业版图的一角。在医药健康产业集群中,吉林省健维天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吉林省厚爱健康产业有限公司等规上企业深耕落叶松、人参、红景天等长白山道地资源,开发出系列保健食品;农夫山泉临江长白山饮用水有限公司多条生产线“并肩而行”,年产240万吨天然矿泉水,把长白山的雪线装进世界水瓶;年产50万吨硅菌肥项目完成中试,即将投产,硅藻土“硅谷”悄然成势,远通矿业数字化改造项目完成系统升级、软件二次开发等工作,正把白色硅藻土变成“黑”科技……

G331南侧,塔吊再舞——总投资7.29亿元的临江国际冷链物流产业园区正拔节生长。未来,这里将成为“生鲜电商+冷链宅配”的东北枢纽,让长白山的健康好物以最鲜活的状态抵达消费者餐桌。

在临江,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密码藏在“新质”二字里。二氢槲皮素项目牵手高校攻克提取难题,将专利技术转化为真金白银;从落叶松到保健品,从长白山生鲜到冷链物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攥指成拳,规上企业26户,高新技术企业“森林”愈发茂密;农夫山泉携手域外名企拓展市场,中朝贸易产业园蓄势待发,临江正以“健康之名”链接全球。

新质工业的光芒,不耀眼,却温润——它藏在每一粒晶粉、每一瓶矿泉水、每一块硅藻土板里……临江工业的“含绿量”“含新量”,正成为临江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这座边境小城,正以科技创新为刃,劈开传统路径,悄悄为世界的清晨,添一抹长白山的“健康之光”。

文旅融合“绘”就诗与远方

今年国庆假期,33.63万名游客用脚步丈量临江的魅力——江心岛上人潮如织,民俗广场百米长卷墨香未散,抗美援朝纪念广场的红色旋律仍在回响,而夜市烟火与异国风光交织的画卷,恰是边城递给世界的一封“诗与远方”的邀请函。

国庆假期前夕,临江市鸭绿江文化旅游街开街,以“一岛三馆三主题九街景”的布局成为边境线上的“现象级”打卡地。

漫步鸭绿江文化旅游街,仿佛翻开一部立体的边境史诗。“一岛”江心岛碧波环抱,柳条轻摇间,游客可凭栏远眺朝鲜岸边的层林尽染;“三馆”如时光密钥——四保临江战役纪念馆内,斑驳的军用水壶诉说着“四保临江”的烽火岁月,陈云旧居的煤油灯照亮东北解放的峥嵘记忆。“三主题”广场更以艺术激活历史:抗美援朝纪念广场的雕塑群凝固着英雄热血,民俗文化广场的“百米长卷”上,满族剪纸与东北大秧歌相映成趣,经典影片主题打卡再现《人世间》《五朵金花》等影视经典。最动人的烟火气藏在“九街景”里:清晨的江滨公园,太极拳与江雾共舞;暮色降临时,正阳路美食街烟火升腾,各种风味美食引得食客排起长龙;百姓大舞台迈着轻快舞步的人们好不惬意……国庆假期,鸭绿江文化旅游街日均吸引游客超3万人次,成为名副其实的“流量担当”。

作为我国首批100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四保临江战役纪念馆的讲解声从未停歇。白发苍苍的老兵与佩戴红领巾的孩童并肩而坐,共同聆听“三下江南四保临江”作战的壮烈史诗。陈云旧居纪念馆里,青年党员们触摸着泛黄的作战地图,感悟“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精神传承。

若说鸭绿江文化旅游街是临江的“会客厅”,那么G331沿线的生态廊道便是“天然展厅”。秋日的老秃顶子,晨曦为万亩林海镀上金边;溪谷枫叶如火,摄影爱好者的镜头追逐着光影魔术。冬季的龙头山滑雪场,雪道如银龙盘踞,松岭雪村的红灯笼映着皑皑白雪,演绎着“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临江实践。

临江,既有“红色边城”的热血,也有“异国风情”的独特,还有“温泉度假”的惬意、“冬季冰雪”的浪漫……

近年来,临江市全面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绘就“中国最美文化生态旅游名城”的蓝图:125处景点景区星罗棋布,“长白山之夏”“边境马拉松”等活动让五湖四海宾朋“玩在临江、爱上临江”。“我们整合‘八大游线’,让游客‘春踏青、夏避暑、秋赏枫、冬玩雪’,感受‘百年历史’的文化厚度与‘诗画临江’的生态温度。”临江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滕宇介绍。

江风又起,岸苇轻摇。鸭绿江文化旅游街的霓虹灯已次第亮起,倒映在江水中宛如流动的星河。这座曾经“养在深闺”的边境小城,正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将红色血脉、绿色山水、蓝色边境编织成一幅壮阔的时代画卷。当更多人循着“万里边疆·醉美临江”的品牌而来,临江的故事,才刚刚开始……(记者 王天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