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时节,走进广西壮族自治区合山市溯河村,一幅生机勃勃的乡村振兴画卷徐徐展开,广袤的稻田里,沉甸甸的稻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散发出阵阵稻香;成片的百香果架上,累累硕果挂满枝头,诉说着丰收的喜悦。
近年来,溯河村在后盾单位合山市委组织部的帮扶带动下,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产业发展为支柱,以乡风文明为底色,以人才培育为支撑,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先后荣获“广西‘美丽广西’乡村建设示范村”“自治区五星级农村基层党组织”“广西生态特色文化旅游示范村”等荣誉称号,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典范。
党建领航,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乡村振兴,关键在党。”溯河村通过深化“工作队+村两委”工作机制,溯河村构建起“村委干部包屯、党支部包片、党员包户”的三级网格服务体系,做到让政策直达农户,让民情迅速上报,让问题高效解决。
在溯河村,这三级网格服务体系宛如一张精密的神经网络,将整个村庄紧密地连接在一起。村委干部深入各个屯,了解村民的生产生活需求;党支部划分片区,负责统筹协调片区内的事务;党员则包户到人,与村民建立一对一的联系,及时为他们排忧解难。
合山市注重在选优、培优、用优上下功夫,发挥“头雁”在乡村振兴中的关键作用,带领广大农民群众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阔步前行,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通过选拔培养了一批有能力、有担当的“头雁”,带领村民共同发展。溯河村党支部书记黄诚积极协调各方资源,为村里引进项目,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在他的带领下,村里的产业发展蒸蒸日上,村民的生活也越来越好。2024年,黄诚获“广西壮族自治区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产业赋能,拓宽农民增收“致富路”
在溯河村一片150亩的黄金百香果基地里,一颗颗饱满圆润的果实挂满藤蔓,空气中弥漫着百香果特有的浓郁芳香。
百香果种植基地创新采用“代种+直销”双轨运营模式,将70亩百香果划分为9个种植区,供客户认领。在认领后,基地实行统一管理、数据共享,让客户能够实时了解自己认领区域的百香果生长情况。这种模式实现了风险共担、收益共享,既降低了种植风险,又提高了客户的参与感和收益。基地通过改良管护技术和精细化作业,今年首批果实实现了亩产3000斤,较去年增产500余斤。采摘期从7月初持续至11月底,果品质量和产出效率得到显著提升,为村民带来了较为可观的经济收入。
“在这里务工每天有收入,还能学到专业的百香果种植技术,真是一举两得。”村民蒙国元说,“我打算明年回自己村里,自己也种上二三十亩百香果。”
这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得益于后盾单位联合镇村两级精准对接和多方协调,引进现代农业企业建成了规模化、标准化的黄金百香果种植基地,为当地村民创造了家门口的就业机会。
基地在种植、管护、采摘等各个环节,都会根据生产需要雇请当地及周边村民务工,既确保了生产进度,又为村民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更可贵的是,基地还向村民提供种植技术指导和优质种苗供应,有效带动周边群众共同参与百香果种植产业。
百香果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为溯河村及周边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提供了可靠的就业岗位,更重要的是激发了不少返乡人才的创业热情,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而持久的动力。
科学治理,奏响乡村文明“新乐章”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灵魂。溯河村坚持以文化人、成风化俗,作为合山市推进移风易俗工作的生动缩影,溯河村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制定了移风易俗“四个统一”,即统一操办规模、统一宴席标准、统一服务队伍、统一监督管理,并由红白理事会监督实施,有效遏制了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陋习。以往,村民在红白事上的花费较高,给家庭带来了较大的经济负担,现在通过统一标准,减轻了村民的经济压力,同时也营造了文明、节俭的社会风尚。
“过去在婚丧嫁娶方面,不少村民反映人情负担重,场面攀比也让大家感到压力。”溯河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黄诚介绍,“自从实行‘四个统一’后,流程规范了、开支降下来了,村民都表示欢迎,觉得这样既实在又暖心。”
此外,溯河村还系统推进和美乡村、崇文重教、勤劳致富三大提升行动,创新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推出《移风易俗快板30首》《移风易俗童谣24首》等宣传作品。这些作品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活泼的形式,将移风易俗的理念传递给每一位村民,让文明新风吹进千家万户,切实提升了乡村治理效能。
齐心共建,绘就乡村振兴“同心圆”
合山市创新推行“两图三单五清”驻村帮扶模式,驻村干部通过绘制村情图、产业图,全面了解村庄的基本情况和产业发展现状;厘清职责清单,明确各自的工作任务和责任,实施精准帮扶。
“通过绘制村情图和产业图,我们能够更加精准地制定帮扶措施,推动基层减负与工作增效双提升。”溯河村到村任职选调生贝拉力·艾力说。同时,合山市委组织部指导驻村工作队建立与本村在校大学生的常态化联系机制,累计招募30名大学生利用假期参与平安建设、文明创建等工作。大学生们带来了新的知识和理念,为乡村治理注入了青春力量,同时也增强了大学生对家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傍晚时分,溯河村的文化广场上渐渐热闹起来。结束了一天劳作的人们陆续来到广场上,或闲聊,或锻炼,孩子们追逐嬉戏,欢声笑语回荡在村庄上空。
村口的宣传栏上,“建设和美溯河村”几个大字在夕阳的映照下熠熠生辉,仿佛在诉说着溯河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在党建引领、产业发展、乡风文明和人才培育的共同推动下,溯河村正以崭新的姿态,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奋勇前行,绘就出一幅乡村振兴的壮丽画卷。(记者 朱柳蓉 通讯员 龙威月 罗福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