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推荐 >正文
江苏灌南非遗剪纸技艺绽放金陵
来源:县域经济网 2025-11-21 18:45:38 作者:张伟伟 编辑:赵晓娜 责任编辑:付曦地

当经典西游神话与传统非遗剪纸相遇,当乡村振兴与高校美育携手,一场联通城乡、融合传统与现代的文化活动在金陵大地温情绽放,为市民和师生带来了独特的文化体验。

近日,由江苏省委驻灌南县乡村振兴工作队、灌南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灌南县委宣传部联合主办的灌南县乡村振兴“三进城”暨非遗进高校活动,依托“茉莉花开”文艺直通车,从江苏省文化馆出发,先后走进东南大学、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大学,开启了一场兼具非遗传承与美育普及意义的文化之旅。

孙洪香与学生代表交流(孙荪 摄)

灌南是二郎神故里,孕育着《西游记》延伸而来的深厚地域文化底蕴。从江苏省文化馆的首展亮相,到李文正图书馆的视觉盛宴;从东南大学附属幼儿园的“沉浸式+互动式”教学,再到深入东南大学、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专题讲座与互动体验,“剪韵西游”不仅是一场展览,还是一堂生动的“行走美育课”。活动中,灌南县非遗剪纸代表性传承人孙洪香,以“剪韵西游:非遗剪纸的文化根脉与创新表达”为主题,和师生面对面交流,结合自己的创作经历,讲述如何用一把剪刀、一张红纸,将《西游记》里的经典场景生动呈现出来。

孙洪香与学生们一起剪纸、合影留念。(孙荪 摄)

自2004年起,孙洪香以《西游记》为蓝本创作了480幅西游系列剪纸,从“猴王出世”到“取经归唐”,以精细剪工完整再现了取经路上八十一难的波澜壮阔故事。这不仅是对古典文学经典的致敬,还生动展现了乡土文化振兴的丰硕成果。在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的体验环节中,孙洪香现场指导师生动手剪纸,随着剪刀开合,传统吉祥纹样、生肖图案慢慢成形,让大家真切感受到非遗并非遥远的文化符号,而是可触摸、可体验、能传承的“艺术”。

孙洪香向学生们分享《西游记——三打白骨精》剪纸创意过程(孙荪 摄)

在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大学的展览现场,剪纸艺术成为跨学科美育的重要载体,传统文学与民间技艺融合迸发的创造力,深深打动了在场师生,大家纷纷在微信朋友圈、小红书分享活动点滴,主动为剪纸展打卡点赞。东南大学附属幼儿园园长梁洁表示,幼儿园通过“观展+扮演+创作”的教学方式,把非遗融入日常美育,让孩子们在欣赏剪纸艺术、扮演西游角色、动手创作剪纸的过程中,提升对传统文化的审美能力。

“一把剪刀裁出千年文脉,一纸匠心联结乡村振兴。”“剪韵西游”非遗剪纸巡展,既是灌南非遗技艺的集中展示,又是当地乡村振兴“三进城”活动的重要实践。从江苏省文化馆到多所高校,这场持续两个月的文化之旅,既展现了灌南县深厚的文化自信和乡村振兴的扎实成效,又进一步推动了非遗技艺的传承,促进了城乡文化资源的优化配置。接下来,灌南县将持续深化乡村振兴“三进城”活动内涵,通过与高校共建“乡村振兴实践工坊”,深化双方合作,让乡土文化瑰宝在守正创新中传承,在城乡融合中赋能乡村振兴,共赴合作共赢的美好新程。(记者 张伟伟 通讯员 马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