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以种业振兴为核心,串联科研攻关、标准繁育、市场推广全链条,通过校地合作注入科技动能,以标准化体系筑牢产业根基,让“育繁推一体化”的发展脉络在田间地头延伸,既孕育着适配寒地的“金种子”,更书写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赋能乡村振兴的时代答卷。

对大豆种子进行离心分析(刘锐 摄)
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实验室,来自东北农业大学的研究生正在对大豆种子进行电脑数粒、离心分析密度等工作,为选育出高产、优质、多抗的专用大豆品种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东北农业大学研究生钟俊说:“我们最近的工作是对3500份的大豆种子资源进行品质测定。这一批的种子主要是来自第二积温带,是一些早熟的品种。我们测它的品质数据,主要是看它的油分、蛋白质和一些相应的氨基酸。测量出它的品质数据之后,还可以根据它的品质数据,选育出一些优良的品种,或者是组合一些优良的亲本,使它的后代品质更加高。”

市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李爽 摄)
作为以大豆种业为主导的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这里已建成黑龙江省首家育种研发服务平台。联合18所科研院校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拥有盖钧镒院士工作站等3个省级以上研发平台,并搭建起入选工信部试点示范的良种繁育基地信息服务云平台,实现从播种到收获的全流程智能管理。
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宁海龙表示:“我们与五大连池共同建设了校企研发中心,主要任务是针对以五大连池为中心的区域,开展早熟品种的选育。产业园既有实验室,还有实验基地,这些条件为我们开展大豆育种工作,奠定了非常好的物质条件,能够保证我们收获的种子进行品质鉴定,还有分子标记鉴定,还有其他表型鉴定等等。”

试验田管理(刘锐 摄)
在强大的科研平台支撑下,园区目前累计研发买断大豆品种262个,自主知识产权品种达211个。除了科研助力,还通过播种深度、水肥一体化应用等田间管理技术,充分发挥品种的生长潜力。今年,试验田共计220亩,涵盖125个品种,亩产超600斤以上的有6个品种,最高亩产692斤。
五大连池市农业农村局二级主任科员庞友祥表示,现代农业产业园通过与科研院校建立协作,搭建绿色育种合作研发和攻关平台,畅通人才、技术等科技资源入园通道,突破了一批种业发展“瓶颈”。在未来“十五五”规划的热潮中,现代农业产业园将以更科学的规划、更有力的举措,立足绿色强园发展定位,集聚各方发展要素,打造种业区域创新高地,加快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推动种业振兴向纵深推进,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奠定坚实基础。(记者 刘尧 通讯员 黄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