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看,这圈西门塔尔杂交牛,体格大、毛色亮,再过俩月就能出栏!”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牟定县江坡镇龙排村肉牛养殖小区里,养殖大户杨涛正在麻利地给牛饲喂青储饲料。只见宽敞明亮的标准化棚圈内,290余头西门塔尔杂交牛膘肥体壮,正争抢着大口咀嚼干草,发出此起彼伏的“哞哞”声。如今的江坡镇,田间饲草青翠欲滴,养殖场里牛群欢腾,“牛经济”正以蓬勃态势,为乡村产业振兴“添牛劲”。
近年来,江坡镇紧紧抓住产业发展“牛鼻子”,以强保障、优服务、强防控、延链条“四举措”精准发力,持续为肉牛养殖“强基赋能”,健全完善镇、村、组、户“四级抓肉牛产业”责任体系,完善“牛规划”,解决“牛用地”,扩大“牛规模”,定期分析研判调度,每月开展专项督导,确保政策措施落实。积极推进“企业+合作社+大户+农户”的发展模式,采取统一供种、统一防疫、统一销售的标准化管理模式,推动全镇肉牛养殖产业化、品牌化。截至目前,该镇建成占地100亩的肉牛养殖小区1个,肉牛养殖场5个,肉牛年存栏达到5461头、年出栏1863头,带动200余户散养户户均增收6000元以上。
为了让养殖户“懂技术、会养殖、能致富”,江坡镇组建“专家+农技员”服务团队,围绕良种繁育、饲草配比、疾病防治等核心知识,开展肉牛养殖专题培训12期480人次;建立“一对一”跟踪服务机制,针对人工授精、母牛产科护理等关键技术,“手把手”提供实操指导。引进西门塔尔、安格斯等品种与本地肉牛杂交和冻精改良技术,为镇内5家存栏50头以上的养殖场提供“一对一”改良服务,大幅缩短出栏周期、提高出栏重量。积极搭建“养殖户+收购商”对接平台,全年促成交易420余笔。
“疫病防控是肉牛养殖的生命线,一点都不能马虎!”龙排村防检员杨利忠正背着防疫箱,在龙排村逐户逐栏进行消毒,“我们经常来巡查,疫苗注射、消毒流程都得盯着落实,确保每头牛都健健康康。”江坡镇构建“镇畜牧站+村防疫员+养殖户”三级防控网络,确保口蹄疫、布病等强制免疫应免尽免。完善《江坡镇重大动物疫情防治应急预案》,建立“日巡查、周上报”监测制度,肉牛“W”疫苗注射免疫密度达96%。同时严格执行外引牛检疫隔离制度,积极协助养殖户申报疫苗反应死亡补助,全年为8户养殖户办理补助1.6万元,为规模场免费发放价值20万元的消毒药品等防疫物资。一系列扎实举措下,全镇全年未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为肉牛产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此外,江坡镇立足绿色发展理念,坚持“以种促养、种养结合”发展思路,将秸秆综合利用与绿色农业发展、土地保护、农民增收紧密结合,以“种养循环模式”为核心,探索建立“饲草种植、品种改良、肉牛育肥、废弃物综合利用”完整产业链,不断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全镇种植牧草400亩、套种青饲料600亩,加工青贮饲料8000吨、氨化饲料900吨,既解决了肉牛养殖“饲草少”的难题,又妥善处理了秸秆污染问题。同时大力推广“养殖—粪污—种植”循环模式,通过畜禽粪污堆沤还田,有效改善土壤肥力、减少化肥用量、降低种植成本,实现绿色发展与效益提升的双向赋能,让“牛产业”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稳。(记者 郑义 通讯员 段秋燕 李文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