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乡村振兴 >正文
桂江碧波映初心
——广西昭平县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纪实
来源:县域经济网 2025-11-26 17:32:05 作者:朱柳蓉 编辑:李安琪 责任编辑:高云良

冬日的桂江,江水如碧绿的绸缎般缓缓流淌,两岸青山倒映水中,构成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2025年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昭平县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让和美乡村既有“颜值”更有“内涵”。

桂江昭平段自然生态风光。(左德强 摄)

桂江昭平段绵延108公里,既是珠江流域重要的生态屏障,更是沿岸10万多群众的“生命之源”。谁能想到,这条如今的“生态江”,早些年部分水域网箱养鱼过度,密集的网箱挤占航道,残余的饲料和鱼粪的排放对水质造成了一定影响。

“让江水复清、岸线复绿,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昭平县昭平镇党委书记李永强的话,道出了当地干部群众的共同心声。

昭平镇成立了网箱清理专项整治工作组,建立了“人大代表督办+部门落实”联动机制,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有些养殖户不理解,说这样会断了他们的生计,工作起来难度很大。”李永强表示,镇村干部一起不厌其烦地走访每一个养殖户,一边听取诉求,记录网箱数量、养殖规模、投入情况和存鱼情况等,一边向渔民宣传讲解法律法规,分析网箱养鱼对桂江生态的影响,为渔民提供转产转业的支持和帮助。

网箱拆了,转型路要跟上。昭平镇联动县农业农村局,请来自治区、市两级水产专家,在镇上开设“渔民转型课堂”,手把手教陆基循环水养殖技术;同时对接昭平县茶叶龙头企业,推出“养殖户优先聘用”政策。截至11月底,昭平镇完成网箱清理已超11100平方米;完成上岸渔民再就业培训18人,落实就业岗位12人。

昭平县文竹镇地处桂江上游,境内分布着七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桂江国家湿地公园、五指山自治区级森林公园、县城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多个生态红线区域,生态地位极其重要。

文竹镇针对排查发现的16户生活污水直排问题,争取专项资金,为这些农户全部安装了污水净化桶,实现生活污水有效收集与初步净化,从根源上切断了直排污染路径。

“以前我们的生活污水直接排到江里,现在有了这个净化桶,污水经过处理后再排放,对环境影响确实少了。”桂花村村民黄庆林指着家门口新装的污水净化桶,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2025年以来,文竹镇开展桂江河道河湖“四乱”专项整治行动,组织大型机械和人工清理河道垃圾、漂浮物约10吨,疏通堵塞沟渠1000余米。同时,创新采用“线上+线下”立体宣传模式,通过微信群、公众号等线上平台推送环保知识,线下发放倡议书1000余份、宣传手册800余份,引导群众从“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守护”。

桂江昭平段沿岸干部群众清理江面漂浮物。(李梅源 摄)

为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文竹镇将七冲村作为林业碳票试点村,率先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探索。在推进林业碳票试点工作中,文竹镇采取“党建引领、干部下沉、精准宣讲”的工作模式,组织工作人员向村民详细讲解林业碳票的政策优势、收益模式和参与流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算清“生态账”和“经济账”,让村民明白保护生态就是保护饭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理。

如今,文竹镇七冲村已有170户村民签约参与林业碳票项目,覆盖林地面积达7000余亩。这一创新举措不仅让村民从生态保护中直接受益,更重要的是激发了群众参与生态保护的内生动力,实现了“要我保护”向“我要保护”的转变。

昭平县出台《桂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规划》,建成覆盖全流域的水质监测预警系统,同时依托优良生态,打造了多条“桂江游船观光+茶园采摘体验”生态旅游线路,“生态保护+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已然形成。

昭平县用人大代表的履职担当、干部的攻坚实干、群众的自觉参与,守护着桂江的碧水清波,更铺就了一条“生态美底色亮、产业兴百姓富”的绿色发展之路。(记者 朱柳蓉 通讯员 王钰 姚富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