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生态 >正文
河北丰宁草原林场生态与经济共舞 书写“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传奇
来源:县域经济网 2025-11-27 16:47:55 作者:李杰 编辑:赵晓娜 责任编辑:付曦地

近年来,丰宁国有林场管理处草原林场凭借独特生态资源与创新合作模式,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成功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草原林场坐拥国家一号风景大道、疏林草原、滦河水道等核心资源,地理与生态优势显著,7月—8月平均气温约18℃,最高气温不超24℃,是天然避暑胜地;西距京北第一草原70公里、南距首都机场280公里,地处交通要冲;地貌涵盖山川、河流、草原、疏林,宛如“自然博物馆”,且游牧文化、满蒙文化在此交融,文化底蕴深厚。同时,丰宁云慢疏林大草原生态旅游度假区位于国家一号风景大道关键节点,串联塞罕坝风景区与2022年冬奥会举办地崇礼。

如何平衡资源保护与经济活力?2018年,草原林场与河北旅游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达成合作,以“保护优先”为前提开启生态旅游开发。河北旅投斥资11亿元,按国家4A级旅游景区标准打造云慢疏林草原高端旅游项目:建成满蒙风情的永太兴行宫酒店、游客服务中心、茶盐古镇一期、天成号驿站,完善高标准道路与旅游配套设施;每年向林场支付150万元保底承包费,门票收入超预期部分再缴纳20%,为林场改善基础设施、提升职工收入提供稳定支撑。

开发过程中,生态保护细节尽显匠心。景区12公里车游路采用泥土固化工艺,以原有沙土泥石加固化剂铺设,避免水泥沥青破坏风貌;限制机动车进入,游客统一乘坐电瓶车,兼顾环保与成本控制;景观小品用环保材料,建筑架空建设,确保不破坏原生植被。

此前,永太兴营林区因地处两省三县交界,传统放牧导致部分区域严重沙化,管护难度大。如今,景区封闭管理实现“以景养景”,形成“游客因美景而来、企业靠美景盈利、林场凭美景增收”的良性循环。过去,没有正规道路,四面丘陵、高山、滦河环绕,是个“死葫芦头”地段。景区开发后,投资8600万元,修通旅游路32公里,不仅解决了林场护林难题,还打通了内蒙古多伦榆木川国家森林公园与多伦水库景区的旅游公路,景区公路成为连接两省三县景区周围的乡村振兴路、农民致富路、旅游观光路。

景区发展还带动乡村振兴。河北旅投投资1亿元,对规划区内村庄拆迁整合,建成滦河旅游新村。36户村民搬入整齐的二层洋房,居住环境显著改善,更为乡村民宿发展铺平道路。随着云慢疏林草原景区的开放,辐射带动外沟门乡等周边乡村宾馆、饭店拔地而起,截至目前有一定规模的宾馆、饭店有20余家,旅游从业人数500余人,旅游收入约2000万元。

从生态资源到致富资本,草原林场通过与旅游企业深度合作,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书写了生态与经济协同发展的精彩传奇。(记者 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