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边境小城这么有魅力。国门的雄伟、文创的精致,还有哈萨克斯坦的跨境一日游,都让这次旅行特别值!”近日,在新疆阿拉山口国门景区游客服务中心,游客们纷纷拿着印有“阿拉山口”字样的金属书签向同伴展示。截至11月20日,阿拉山口市累计接待游客211.15万人次,接待游客总花费11.99亿元,分别完成全年任务114.14%、108.95%,分别较2024年同比增长27.42%、34.44%,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交出了亮眼答卷。

阿拉山口游客服务中心焕新开业(龙证宇 摄)
在阿拉山口市游客服务中心的文创产品专柜前,货架上的国门模型、英雄山哨所主题徽章等11类文创产品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这些产品都是我们依托本地红色资源开发的,今年已经卖出3万多件了。”阿拉山口市风都行文化旅游投资运营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伟伟介绍。

热销的阿拉山口相关文创产品(徐超 摄)
阿拉山口市于2025年成立阿拉山口旅游协会,目前已发展50余家餐饮、住宿及进口商品店为首批会员。协会会长杨兴星说:“通过抱团发展,我们的服务更规范了,游客好评率较去年提升了20%。”同时,阿拉山口市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同步推进,年内新增及改造4家酒店、成功引进2家国际旅行社,并有2家酒店通过星级评定,旅游接待能力进一步提升,标志着阿拉山口市旅游服务业态正迈向多元化与规范化。

游客正在办理出境手续(刘丽娜 摄)
跨境旅游的突破是今年阿拉山口市旅游业蓬勃发展的一大亮点。在阿拉山口国际客运站调度中心,工作人员正在核对次日发往哈萨克斯坦塔尔迪库尔干市的客运班线信息。“自从恢复两条国际客运班线后,我们每月都要接送上千名跨境游客。”客运站负责人张磊说,结合新实施的《边境旅游管理办法》,公司还推出阿拉山口—哈萨克斯坦1日游、7日游、赛里木湖—阿拉湖“双湖之恋”2日游,进一步推动跨境旅游走深走实。截至目前,经阿拉山口口岸组团出境的游客已达1727人,比去年全年翻了一番。

“非遗进万家·艺韵暖边城”——海西州与博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展示展演活动现场(格日乐图 摄)
文旅融合不仅让游客尽兴,还让本地群众受益。在艾比湖镇百姓大舞台,霓裳歌舞文艺队正在排练新舞蹈,队员米娅丽脸上洋溢着笑容:“我们每周都去企业、社区演出,不久前还参加了自治州的比赛,既锻炼了自己的文艺才能,又给大家带来了欢乐。”统计显示,阿拉山口市今年组织开展文化下乡、电影放映等活动73场次,举办春节联欢晚会、非遗交流展演等各类文体活动274场次,参与群众超1.8万人次。“夏天有风筝嘉年华,秋天有全民健身跑,冬天有冰雪足球赛,各类演出特别热闹,日子越过越红火。”家住幸福苑小区的居民王解语说,她刚从阿拉山口中心羽毛球馆锻炼回来,“惠民政策就是好,球馆对我们广大市民免费开放。现在,球场上男女老少都有,全民健身的氛围越来越浓,我们的幸福感也越来越强。”

“中哈交流增友谊”篮球赛(李开河 摄)
“我们深耕文旅宣传,打造风光、民俗、美食等主题宣传视频118 部,通过新媒体矩阵广泛传播,社会反响良好。同时,积极参加中国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武汉樱花节等重点活动,以沉浸式展示、政企对接等形式精准推介,吸引众多游客咨询打卡,合作意向纷至沓来,阿拉山口文旅品牌知名度、美誉度显著提升,影响力逐步辐射全国。”阿拉山口市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副局长周晶晶表示,“我们有信心实现全年接待游客200万人次、旅游总花费12亿元的目标,为‘十四五’规划收官画上圆满句号。”今后,将继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提升旅游服务质量。预计明年6月,全民体育健身广场及边境文旅服务设施提升项目将建成投用,文旅融合发展的天地将更为广阔。
如今,这座边境口岸城市正以文旅融合为纽带,以文促旅,以旅彰文,串联起红色记忆、跨境风情与民俗魅力,谱写边境文旅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随着冬季冰雪旅游活动的陆续筹备,阿拉山口将持续释放“文旅兴边”的活力,让每一位来访者都能在丝路驼铃的余韵中,触摸到边境小城的发展脉搏与独特温度。(记者 查燕荣 通讯员 徐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