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乡村振兴 >正文
向“新”而行 一颗“红心”耀全球
——四川苍溪县创新发展猕猴桃产业观察
来源:县域经济网 2025-11-27 16:55:03 作者:戚原 编辑:李莹莹 责任编辑:高云良

开槽施肥、清杂去乱、修剪枝条……小雪节气过后,随着猕猴桃陆续进入冬季管护期,四川省苍溪县的果农又忙碌了起来,积极将“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运用其中,努力为来年种出好看、好吃、好营养的猕猴桃做准备。

地处四川盆地北缘,大巴山南麓之低、中山丘陵地带的苍溪县,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比93%以上、富含矿物质的紫红色土壤、半阴半阳的山坡谷底等独特自然资源,是红心猕猴桃的理想生长之地。

1986年,世界第一株红心猕猴桃在苍溪县东溪镇小龙岗山被发现以来,苍溪红心猕猴桃便不断向“新”而行。1997年成功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红心猕猴桃品种——“红阳”,后续苍溪县相继选育出“红美”“红华”“红昇”“红源”等系列红心猕猴桃新品种。

采摘红心猕猴桃(唐彪 摄)

新品种作支撑,苍溪红心猕猴桃品质更有保障:果形标致,心若骄阳,每100克果肉VC含量100—420毫克,每千克果肉中含花青素212毫克……

“苍溪红心猕猴桃的好品质,源于持续不断的科技创新与应用。”苍溪县猕猴桃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文杰介绍说,“十四五”时期,苍溪县培育具有品种纯正、健壮无毒等特点的红心猕猴桃组培苗20万株,为产业发展壮大打下了坚实基础。

苍溪红心猕猴桃不只有新品种,还因地制宜催生出系列新技术、新装备。

随着智能温控大棚、物联网设备等不断被运用到猕猴桃种植全过程,果农告别“看天吃饭”,进入“智慧种植”新阶段。

在苍溪县亭子湖现代农业园区,种植大户罗杰采用遮雨和新的嫁接技术后,猕猴桃病虫害大幅减少,商品果率超90%。

亭子湖现代农业园区(刘徽 摄)

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齐助力,让苍溪红心猕猴桃从“一颗果”变成了“一条链”。

近年来,苍溪县围绕猕猴桃产业精深加工延链补链强链,引进培育广元果王、苍溪圣丰等企业7家,开发红心猕猴桃果酱、果汁、果酒等十大系列58种精深加工产品,实现年精深加工产量2万吨,产值16.53亿元。截至今年11月21日,苍溪县种植猕猴桃39.5万亩,年销13.5万吨,综合产值预计超65亿元,种植户人均增收1500元。

与此同时,苍溪县依托猕猴桃产业发展旅游业,建成红心猕猴桃国家3A级旅游景区2个、休闲农庄187家,通过第三产业增加收入近10亿元。

苍溪猕猴桃的稳步发展,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新农人”投身乡村产业振兴。

来自浙江省的“85后”新农人周政寰,在东西部协作政策感召下,赴苍溪县以“授权种植+保底收购”模式,种植猕猴桃晚熟品种“猕掌柜”。“‘猕掌柜’具备抗性强、晚熟等特性,通过错峰销售,可以填补市场空白……”

“直播间的家人们,苍溪孕育的猕猴桃饱满多汁、营养满满……”乡村电商“千播联盟”会员史晓芹等400余名乡村主播,活跃在田间地头,成为苍溪红心猕猴桃等农特产品的“新代言人”。

如今,作为世界红心猕猴桃原产保护地,苍溪县建成全国惟一一个猕猴桃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中国—新西兰“一带一路”猕猴桃联合实验室苍溪工作站,获省级以上科技奖励11项、授予专利23项。苍溪红心猕猴桃更是成为全国首批100家中欧互认互保地理标志产品、中国驰名商标,猕猴桃鲜果及深加工产品远销至21个国家和地区……(记者 戚原 通讯员 唐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