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产业 >正文
山西祁县立足“六县建设” 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叠加并进
来源:县域经济网 2025-11-27 18:58:51 作者:席兆平 编辑:赵晓娜 责任编辑:高云良

“十四五”期间,山西省祁县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主线,以产业大县、农业强县、开放新县、文化名县、幸福祁县、生态美县“六县建设”目标为引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加快产业转型,推动改革开放,促进文化繁荣,持续改善民生,有效统筹发展和安全,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按照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统计口径,祁县地区生产总值从2020年的100.7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37.1亿元,今年有望突破143亿元,县域经济发展势头正劲。

新闻发布会现场 (席兆平 摄)

11月26日,中共晋中市委宣传部、晋中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见证高质量发展的晋中实践”——晋中市辉煌“十四五”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第十三场,祁县县委副书记、县长杜建中,祁县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温德伟,祁县县委常委、副县长钟小兵就祁县“十四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通报并回答记者提问。

“十四五”时期,祁县持续实施“项目建设年”,加快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集聚。玻璃器皿行业新增生产企业15户,新引进自动化生产线8条,年产值由“十三五”末的18亿元增长到34.6亿元,被列为山西省首批十大专业镇之一,并入选工信部全国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碳素产业园加快集聚,入驻企业达11户,其中山西丹源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西宇通碳素有限公司两户企业入选山西省级碳基新材料产业链“链核”企业。饮品酿品产业同步提升,晋中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山西统一企业有限公司、今麦郎饮品(晋中)有限公司扩规技改,北京红星股份有限公司投资48.9亿元建设白酒酿造基地;中通物流、福诺欧含氟材料、凯盛肝素钠等项目相继落地,推动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并进发展。

乡村振兴领域实践更加具体有效。祁县借鉴“千万工程”经验,从农业提质、村容改善和治理提升三方面分类发力。全县粮食年产量稳定在2.1亿公斤以上,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祁县酥梨”跻身晋中市级特色专业镇,来远小米、贾令熏肉、小磨香油等深加工产品年均增值超1000万元;优然万头奶牛高标准牧场落户运营。农村基础设施持续完善,安全饮水、宽带网络、城乡环卫覆盖率均达100%,清洁取暖普及率87%,卫生厕所普及率93%,重点村镇污水处理实现全覆盖。乡村治理不断加强,全县117个行政村全部修订村规民约,配备法律顾问,累计实施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37个,村均收入达到40万元。

对外开放格局进一步拓展。祁县依托开发区和合作区完善投资流程,以“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方式压减企业办事成本,以“管运分离”改革增强园区服务功能。专业招商团队深入北、上、广、深、蓉等地对接产业资源,并赴西班牙、意大利、匈牙利开展推介,在德国、捷克及我国广州、上海设立合作区办事处,组织企业参加中东欧博览会、法兰克福展、迪拜展等国际展会,外贸网络进一步延伸。全县自营进出口额由2020年的2.58亿元提升到2024年的4.71亿元,增长82.6%,获评商务部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玻璃制品和酥梨)。

祁县累计投入4900万元实施51项文保工程,昭馀古城基础设施整体改善,热力、上下水、电力、通信管网全部落地管网化,14处院落修复完成。文化保护成果丰富,九省(区)万里茶道申遗推进会成功举办,《甫田集》《遗山先生文集》等14部珍贵古籍完成影印出版;新增山西省市级非遗项目4个、县级21个,认证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01名。文旅结合度进一步提高,乔家大院恢复国家5A级旅游景区,智慧化产品、文创产品与实景演绎不断更新;红星酒博物馆、红海玻璃工匠非遗展示馆正式向游客开放。2021年至2025年10月,全县主要景区累计接待游客734.6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3.86亿元。

生态品质和城市形象全面改善。祁县开展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海拔900米以下清洁取暖实现全覆盖,空气综合质量指数由2020年的6.61改善至截至目前的4.65。“一泓清水入黄河”10个工程全部完工,断面水质稳定达标。汾河、昌源河、乌马河“三河”生态修复项目总投资8.5亿元,推进新造林5.7万亩、中幼林抚育1.5万亩,有效巩固生态屏障。城市建设有序推进,东部新城与西部古城协同发展,昭馀古城入选住建部2025年全国8个、山西惟一的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试点,启动投资2.5亿元的街区提升项目;实施77个老旧小区改造,新建第一小学、第六幼儿园,昭馀文化广场主体工程完工。“十四五”期间新增住房面积101万平方米,更好满足多层次居住需求。

民生福祉不断增强。祁县民生支出较“十三五”增长13.6%,占全部财政支出的82%。全县新增城镇就业17219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增长7.8%,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增长44.8%。教育质量提升,“四位一体”教学改革模式获全省推广,项目化教学亮相全国教育博览会,祁县建成全市第一所家庭教育学校;2025年高考本科以上达线人数达到1915人,刷新历史高点。医疗体系更加完善,中医院、人民医院通过二甲医院评审,乡镇卫生院设施条件和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成功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示范县。“一老一小”保障不断强化,社区养老幸福工程和县级养老服务中心启动建设,高标准建成县级综合托育服务中心。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城市、农村低保户个人年补助标准较“十三五”末分别提高900元、1700元;城市、农村特困户个人年补助标准分别提高1164元、2240元。杜建中说,回顾“十四五”这五年,祁县产业基础不断夯实、发展活力持续增强、群众生活更加幸福。展望未来,祁县发展信心充足,“十五五”前景将更加美好。(记者 席兆平)